“青海这十年”黄南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保积来)6月2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青海这十年”黄南州专场新闻发布会。黄南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肖顺琛就近十年来黄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作发布。新闻发布会由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赵翃昊主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黄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黄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黄南州广大干部群众,赓续奋斗、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十二五”“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如期交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树起新样板
黄南州聚焦建设“山水黄南”,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新增国家级自然公园4个,总数达到7个,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进入国际申报阶段。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完成国土绿化335.3万亩、重点草原建设169.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9.22%提升到2021年的29.4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12年的60.24%提升到2021年的68.9%。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6%,高于2012年22.9个百分点,黄河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3%、97.2%,高于2012年16.3、21.2个百分点。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累计落实生态保护公益性岗位1.02万个,发放生态奖补资金32.8亿元,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一大批生态文明建设样板,黄南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青海省首个获此殊荣的自治州。
十年来,全力以赴夯实发展基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黄南州地区生产总值、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在2019年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基础上稳健增长,2021年分别达到110.5亿元和110.2亿元,是2012年的1.9倍和2.3倍,年均分别增长5.5%和9.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4.86亿元和15.6亿元,是2012年的1.3倍和2.7倍,年均分别增长12.3%和9.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基础上快速增长,2021年达到19992元,是201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0.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093元和11679元,是2012年的2倍和2.7倍,年均分别增长7.9%和11.7%。黄南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9.5亿元和76.2亿元,比2012年增加99.5亿元和54.9亿元,年均增长10.3%和15.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青海省前列。
十年来,聚焦聚力培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具有黄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29:37.5:33.5调整为2021年的27.9:23.3:48.8。生态有机农牧业提质增效。黄南州可利用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有机肥替代化肥、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实现全覆盖。牦牛、藏羊等“四个万头”规模养殖项目加快建设,黄果、中藏药材等“四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初具规模。州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园区加快建设,成功创建泽库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有机产品43个、绿色食品47个、地标农产品19个,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体系基本建立,黄南被列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州。文化旅游加快融合发展。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获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总数分别达到8项、15名、8名,总量均位居青海省第一。创建同仁、尖扎、泽库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同仁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国家3A级景区7个,黄南州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达到594家、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引进落实总投资57.6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6项,“光牧储”综合一体化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等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36万千瓦,预计2035年将达到271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成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
十年来,持续用力扩大项目投资,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立“一带两区一中心”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市县城区功能提升工程,同仁、尖扎两个城北新区已具雏形,泽库、河南城镇建设协同推进,同仁成功撤县设市,建设美丽城镇11个、特色小镇2个,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28.5%提升到2021年的41.57%。牙同高速、泽同公路、河鄂公路建成投用,西成铁路、同赛高速加快建设,新增公路里程1296公里,总里程达到5876公里,黄南机场前期扎实推进,高速、铁路、机场“三位一体”立体化交通格局加快形成。李家峡南干渠、黄河干流防洪、扎毛水库、隆务河水生态治理等工程建成投用,扎毛水库灌渠、浪加水库加快建设,巩固提升饮水安全26.76万人。330千伏输变电、天然气入州等重大能源保障项目即将建成,大电网实现全覆盖。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20个、高原美丽乡村192个、乡村振兴试点村36个,实施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29个,完成261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建成农牧户卫生厕所1.73万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
十年来,集中力量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补短板、惠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90亿元、落实对口援助资金12.1亿元,黄南州4个贫困市(县)整体脱贫摘帽、10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01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394户1474人,风险消除率达到77.1%。坚持就业优先,累计新增就业1.87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31.2万人次。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投资10.3亿元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黄南州178所中小学校优化调整至113所,黄南州民族高级中学、黄南州职校新校区建成投用,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5”政策文件,黄南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69.49%、93%、58%提高到2021年的97.94%、96.82%、85.12%。深入推进健康黄南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建设和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全覆盖,新改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50个,黄南州卫生医疗机构达到467家、床位达到1498张,比2012年增加116家和544张。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1.08万套,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3.86万户,受益群众14.8万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四馆一院一中心”加快建设,高水平举办“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黄河国际铁人三项、那达慕、草原盛会等赛事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经过十年的努力,黄南州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黄南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青海建设黄南篇章。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rur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