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一片冰心在古城
时间:2016-03-31 14:52:56    来源:    作者:田建中    

GJC中国通讯社
----记漯河源汇区阴阳赵乡古城村乡村名医胡玉贺
GJC中国通讯社

 GJC中国通讯社

100008142754474.jpgGJC中国通讯社

 GJC中国通讯社

胡玉贺在给患者诊断GJC中国通讯社

GJC中国通讯社
        中国通讯社河南讯(记者 田建中)她是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赤脚医生”,她坚韧而又执着,用风雨不变的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及肝胆独行。52年来她把守护全村乡老乡亲的健康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不为名不图利,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女医生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GJC中国通讯社
        胡玉贺,河南漯河源汇区阴阳赵乡古城村一位普通乡村老医生,连续52年救治村民。对当地村民来说,得到她的电话号码就像拿到了治病救命的灵丹妙药。不论何时何地,不管大病小病,一个电话,她准会出现在病人家中。52年来她没有逛过商场、超市,没有聚会娱乐,更别说打牌打麻将了。就连村里每年一次连续唱了几十年的大戏,她没有听过一次。屈指可数的几次到外地,还是去参加学习和优秀乡村医生经验交流。没有节假日,没有迎来送往的应酬,甚至多次的表彰会议,她都婉言推辞了,她不忍心把时间多花一点在这些方面,始终把看病就医作为自己永不间断的事用心去做。GJC中国通讯社
        今年除夕夜她就是在一个病人家中度过的,给对方输完液,刚回到家。电话里传来“精神病复发,狂躁,抽搐。”接到电话后,她背着药箱就去了。等到病人情绪稳定下来,又回到家,春晚已经结束,到处响起的是迎新的鞭炮声,她只好匆匆吃了点饺子然后安然休息。大年初一早上八点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接诊。GJC中国通讯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2个春秋始终安心地守护在古城村这片土地,时刻为父老乡亲的健康疾痛无悔操劳。GJC中国通讯社
        1964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期,群众缺医少药,乡村就医条件几乎是空白。郾城县阴阳赵乡被称为漯河地区的“锅底”,地势最低,两边是澧河和沙河,是个十年九涝的贫困乡村。夏天洪水白茫茫,冬天盐碱荒地白茫茫。外村人一说古城村,直接说那是个“连兔子都不拉屎”的穷地方。15岁的胡玉贺因学习优异被乡里推荐参加了郾城县卫生员培训,后学满毕业主动回到家乡当乡村医生,开始了乡村女医生的艰辛生涯。GJC中国通讯社
        在实际的从医过程中,她越来越感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最重要的是病情复杂,病种太多。从1965年又到郾城中心卫生院学习。1968年到空冢郭学习耳背放血治疗各种常见病的方法,用她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父老。1972年她又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到郾城中医院内科进修。但真正使她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的是在孟庙卫校的学习生涯,这次学习使她的业务水平进一步的扎实,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村里她负责主办合作医疗,每人看病5分钱。是漯河第一个提出并实行合作医疗的人。在当时村民缺食少穿,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却像救命稻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由于全村就她一个医生,她又学习了妇幼接生。在郾城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了针灸治各种杂病。使她成了不可多见的乡村全能医生。但她高明的医术更得益于多年的实践。她还根据当地村民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素质结合多种中草药,得到多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研制了有奇特疗效的贴药,专治常见疾病。这种膏药治疗方式注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效果突出,特别方便村民使用,不影响正常的干农活。深受欢迎。在村民的描述中,她更像是妙手回春的在世华佗。那些年,村民没钱看病,拿药欠账,她连最后进药备药的钱都没有了,就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备齐了看病所需的药品。后来她又把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准备给儿子盖房娶媳妇的钱从家里拿出3万元,为卫生所添置了医疗设备,为群众服务。她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敬重,GJC中国通讯社
        52年来,她为病人吸过痰、抠过粪、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头。脸上、手上的创伤、冻疮疤痕,见证了她严寒酷暑艰苦出诊的艰辛。GJC中国通讯社
        2016年3月22日,一个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上午,穿越漯河市107国道、长江路往西,车辆翻过几个弯后,记者在源汇区阴阳赵乡古城村北的小河南边找到了胡玉贺的家。两栋房屋紧挨着,南边的平房自住,西边茂竹挺翠,一片勃勃生机。北边的房是她的诊疗室和药房,宽敞整洁、设备齐全。门口用铝合板撑起了一条走廊,一台电视对面摆放了床、椅子,空调,饮水机,为病人输液、做检查提供了舒适的条件。因为村里列入了西城区拆迁范围,大部分村民房屋已经被拆掉,在各地临时租住。但许多村民一有病仍然还会跑很远来胡玉贺的诊所来看病,这是几十年、几代人的绝对信任。因为胡玉贺对全村每一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GJC中国通讯社
        这里虽然不太好找,但每天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除本村的外,胡庄的、顿庄的、三里桥的……最远的还有许昌、周口、平顶山的。来看病的,都是疑难杂症。GJC中国通讯社
        村民马秀枝三十多岁时得了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还有肝炎,在县医院建议放弃治疗后回到家里,无奈中找到胡玉贺,就风雨无阻到她家看病轮流,后来有了好转,最后活到六十多岁才去世,连当时就诊医院的医生都不相信能多了这么久。GJC中国通讯社
        52年来,仅危重瘫痪病人,胡玉贺医治好的已有3600多例,且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如果没有胡医生,我们看个病好难啊,她真是位好人啊。”一说起胡玉贺,村民们都赞不绝口。GJC中国通讯社
        阴阳赵乡古城村大约有村民4300人。年轻人出去打工了,留守的以老人孩子为主。村子里只有胡玉贺一个乡村医生,哪怕除夕她都不敢关门闭诊。GJC中国通讯社
        曾经有一次,在县城开会的胡玉贺接到同村村民的电话,对方突发脑血栓,急需救治。“后来送到了郾城县城,没多久就去世了。”胡玉贺至今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以后只要不是必须参加的会,她都是让丈夫代替。GJC中国通讯社
        本村村民罗国有,男,爱喝酒,夫妻两个吵架,被刀砍伤胳膊缝了十七针,每天输水,连输二十多天,没收一分钱,到最后罗国有夫妻离婚,孩子又小,罗国有又得了肺结核,发烧打针,临死前深受感动,再三叮嘱让他儿子长大后一定记着还钱。没想到他死后他妈还到诊所吵架骂人,说不该去花那些冤枉钱。这一切胡玉贺都不去争辩和解释,而是依然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GJC中国通讯社
        小丁庄五保户赵贯一天晚上下大雨,打电话让去看病,因为水深,120去不了,乡间土路泥泞难行,还有一段路水漫到膝,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病人家,及时把病给治疗好了。而她自己最后却发了高烧。GJC中国通讯社
        那些年,接生的时候都是在产妇家里,家中只剩下儿子和女儿,接生是关系着两个人生命的事,尤其是在农村,抢救的情况非常多,长期的就诊,累得她现在腰都不能完全直起来。GJC中国通讯社
        邻村“八老太”,儿女在外地工作,有病就让邻居捎信,胡玉贺随叫随到。说起胡玉贺就竖起大拇指说:“玉贺真是俺村的活菩萨啊!要不是胡医生,俺的老骨头早沤成灰了!”GJC中国通讯社
        在六十年代疟疾大流行时,她不拍苦,不怕累,不怕传染,“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完再走回访到户”避免了疟疾的流行,确保了村民的生命安全。GJC中国通讯社
        2003年非典期间,她奋勇冲在第一线,测体量,每天在路口给过往的人测体温,给外出归来的务工人员进行隔离,消毒,测体温。完全忘记了风险的存在,始终冲在第一线。稳定了人心。给村民信心和榜样。GJC中国通讯社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天,胡玉贺也是在病人家里过的。 邻村患者赵兰花突然休克,意识到是痰阻,她俯下身子毫不犹豫地帮病人吸痰。病人肠梗阻,排便困难,她就用手一点一点帮病人抠出来。GJC中国通讯社
        52年来,阴阳赵乡古城村的老年人们已经习惯每天早饭和午饭后就溜达到卫生站免费量量血压,和胡玉贺聊聊天,那样这一天心里就踏实幸福了。对于生活困难,单独生活的6位老人,胡玉贺一直都免费就医,从不收一分钱。GJC中国通讯社
        记者问胡玉贺在乡村行医52年,动力是什么?GJC中国通讯社
        她说我小时候,二哥突发疾病。父母赶紧请来邻居,冒着风雨连夜抬着二哥走了30多里路去医院。我当时就在心里发誓,长大后自己一定要学医,当个好医生。GJC中国通讯社
        记者问:病人千里求医,秘诀在哪里?GJC中国通讯社
        胡玉贺:生活在这里几十年,村民家里有几口人,老人的病例病史,我比他们的子女更清楚。我治病不图表面,我要的是治病除根。我的秘诀就是抢时间,抓住救命的那几分钟。人命更重要!GJC中国通讯社
        从医52多年来,她执着坚守,扎根乡里,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哪里有病痛,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亲力亲为,细致周到,乡亲们都亲切地把他称为村里的“120”。GJC中国通讯社
        本村村民安文成的妻子生产,在没有任何前兆表现时突发剧痛,家人去请胡玉贺,她急忙前往。娩出后发现新生儿窒息,二话没胡玉贺立即给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和拍打,在她的一次次努力后孩子终于有了呼吸,抢救了三人多小时终于把小孩救活了,而胡玉贺当时累的全身都湿透了。忙的连一口水都没有喝。一家人感动地掉泪,直夸她为救命恩人。GJC中国通讯社
        在胡玉贺的脸上,有一个伤疤分外显眼,那是82年冬天高庄高民安的儿子高烧惊厥,他的邻居带着胡玉贺去县医院转诊路上,由于着急遇到一个小石桥拐弯时雪大路滑,把胡玉贺直接从车上狠狠甩了下下,结果胳膊骨折、脸上擦伤了鸡蛋大一大块。但患者的病痛解除了,她感到无比欣慰。这样的经历数不胜数,他怀揣着一颗仁爱的善心,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用默默奉献守护着村民的安康。GJC中国通讯社
        因为工作出色,1973年胡玉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委会副书记,担负计划生育工作。连续获得“模范党员”称号,1980她放弃到计划生育指导站和郾城县中医院工作的机会依然在农村为广大群众服务。52年来,始终坚持全年坚持放弃休息,每年都得到县镇领导表彰。连续当选城关镇人大代表。年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并入选河南省优秀党员。GJC中国通讯社
        现已年近7旬的胡玉贺,每天依然像村南穿流而过的澧河水一样永不停息地匆忙着,为一个个患者亲自就诊看病。累并幸福着。她还有一个打算,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群众的需求,添置更新更多的设备,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为迎接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和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新一轮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她多年教育和极力挽留,让自己的女儿在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并取得了主任医师资格的情况下放弃到漯河第一人民医院就职的机会留在了自己的诊所,继续共同为乡亲们服务。想把自己一生的就诊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教给女儿。为乡亲们的健康幸福保驾护航。但随着古城村的拆迁,诊所有随时被拆迁的危险,看着乡亲们每天急切信任的眼神和强烈坚决的就诊需求,期盼各级政府能给更细化规划,充分考虑到古城村未来发展的实际,给她批出一个稳定长久的就诊场地。GJC中国通讯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胡玉贺,一个从医52年的乡村老人,用52年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漯河乡村女医生的奉献传奇!让古城村的医疗健康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泽惠更多的人!
GJC中国通讯社

GJC中国通讯社
        值班总编 张珺 责任编辑 张静伟GJC中国通讯社

 GJC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