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非遗 > 正文
【四川】中国川西林盘非遗·马椅子工坊
时间:2021-11-28 23:51:49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孙尚举    

    中国通讯社四川讯(特约记者孙尚举) 竹林盘是川西平原上最传统的农耕人居聚落,它在蜀地延续数千年,竹材料在川西乡下林盘里的百姓眼里,则是生活的全部,他们把竹运用到了极致。其中林盘里的非遗——“青城马椅子”是马氏家族三代嫡传的手工竹制椅子的代称,但随着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凋敝,拯救民间传统工艺,迫在眉睫。建筑师刘卫兵与同为民建成都会员的吴维忠、邓良等合力义务设计更新青城马椅子工坊,新修建的工坊,采用全手工竹制,没有一颗钉子,着力以非遗文化推动古村落的遗产保护和生活提升互动。7N9中国通讯社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347.jpg7N9中国通讯社

 7N9中国通讯社

微信图片_20211128223619_副本.jpg7N9中国通讯社

 7N9中国通讯社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334.jpg7N9中国通讯社

 7N9中国通讯社

项目在青城山脚下幽僻的芒城村马家林盘里,设计根据传统家庭手工椅子作坊的流程,作出全新的构想,将原来的“生活--劳作-出售”单一生产模式,改为“生活--劳作--体验--参观--休闲--消费”多元化的文创消费场景;工坊区按传统马椅子工艺流程分为三个互不干扰的建筑:竹料间(堆料和粗加工);工坊(制作和体验);茶铺(休憩和饮茶)。  “川西林盘对于蜀地,实际是史诗般的存在,它是先人留给成都平原最深厚的文化依恋,我们总是谈文化自信,没有文化何来自信?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将是很严重的后果。川西林盘保护和利用实际上是有别于城市更新的乡土实践,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建筑师刘卫兵设计师提出“林盘如何存在于当代”?的问题,并决定全部建筑采用当地竹子进行翻新搭建,材料选自青城山一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竹子。并由村里非物质遗产文化工匠马泽洪及家人,全手工榫卯制作,很好地诠释了当代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不对称且倾斜的长长的屋面,被以竹杆建构的三角形丰富了起来,表皮半透的聚酯片让光可以很轻易地通过并洒进大小不同,却又通透的室内,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仿佛中国水墨画的竹林写意。在入马家林盘的丁字路口旁,原来的小竹料堆放间,设计师通过加长、分层和加竹格栅,使小竹屋有了韵律感和对匠造的仪式感。在距工坊10多米的林间空地,用竹子以传统条屏为意向,采用了极简的方式构筑起的茶铺,很好地融入林盘环境并且在极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实现。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436.jpg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356.jpg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406.jpg
 
 
 
 
    青城马椅子工坊的三个建筑全部采用不同直径的竹杆榫卯而成。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屋面做法采用了不同做法:竹料加工房和饮茶休憩轩的屋面是遮光的竹板,展示体验馆则采用了半透光的聚酯片。 青城马椅子工坊充分体现了川西林盘中 “天人合一”的蜀地生活态度。山中流出的清气在青城马椅子工坊的无障碍穿行,以及光影在整个室内的缓缓拂过,暗合了“仙乡人居”的意境。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522.jpg
 
微信图片_20211128192502.jpg
 
值班总编 陌封 责任编辑 子于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