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德令哈市构建“1364”问题整改工作体系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今年以来,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全市上下把坚决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对标对表国家、省州反馈问题,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一书一单一承诺”要求,紧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不增反降比控制在3%以下”的三个关键目标任务,构建“1364”问题整改工作体系,运用“一访二评三联四查五调度”工作方法,27名市级领导下沉包联42个村,建立问题排查、整改、销号、评估闭环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整改工作见实效、有成效。
以完善机制为切入点,推动“整改”具体化。全面做优顶层设计,构建“一个总体整改方案、三张清单、六个专项措施、四项机制”的“1364”问题整改工作体系,重点围绕问题整改落实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实行领导包联、暗访抽查等4项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函告、督查、暗访等手段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坚持抓增收抓短板抓监管,实现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42元,增幅7.4%;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20303元,增幅13.6%;实现全市脱贫人口质量、有效衔接质量、产业就业质量、能力作风全面提升。
以群众增收为突破点,推动“收入”具体化。围绕群众增收,量化工作指标、提升工作实效。强化收入监测帮扶动态管理,对脱贫户和46户收入不增反降户,实行三级包联制度,落实“一户一策”,对有收入下降风险的群众及时干预帮扶,确保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双增”提质扩面增效行动,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紧扣提高“四项收入”,定目标、定任务,通过提高社会救助、稳岗就业等方式,为131户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02.5万元,为79户81人次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共81.9万元,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6人,实现脱贫人口经营性收入增长18%以上,工资性收入增长20%以上,财产性收入增幅保持在12%以上,转移性收入增长8%以上。
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管理”具体化。2023年落实中央、省级衔接资金9749万元,实施项目29个,开工27个(开工率93.1%)。重点打造藏羊养殖、蛋鸡养殖、水产养殖、粮油加工、食用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村集体产业。同时,不断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将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支出率量化到月,定期调度,对未完成量化任务的以通报、函告、督办等形式督促追赶进度。截至7月20日,支出资金6119.39万元,支出率62.77%(中央资金支出率67.44%,省级资金支出率50.01%)。
以干部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作风”具体化。选派第二批7名村(社区)干部赴杭州市萧山区跟岗学习,拓展基层干部思维眼界,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认知和方法路径,将所学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严格落实“四查三签两通报”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用好“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摸排42个联点帮扶村帮扶落实情况,完成了66名驻村干部轮换工作,以“老带新”“一带一”模式组织新轮换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参加全省驻村干部培训,着力推动新一轮驻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
以监督检查为提升点,推动“督导”具体化。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统筹联动,下好督导检查“一盘棋”。德令哈市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反馈问题整改监督检查方案,成立2个监督检查组,对全市7个乡镇街道、12家部门单位开展督导检查,下发提醒函8份、督办通知8份,约谈“一把手”5人,以监督倒逼责任落实;德令哈市财政局严格督促各项目主管单位,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做好公示公告,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开展实地督导15次,反馈问题34条,下发提醒函11份、督办通知4份,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k2b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