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联播 > 正文
【四川】仁 心 仁 术 济 世 情
时间:2022-10-21 16:18:26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唐梅英    

     中国通讯社四川讯(特约记者唐梅英 通讯员王永霖) “这里真不错”!如今这微妙复杂的医患关系,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小医院,很难说一个医院是有技术,有温度,有人情、有贡献的地方。但满怀感恩之心有着亲身体验的李华女士如是说。5AR中国通讯社

    今天她要在四川省阆中樊恩胜医院如期而至的出院,情不自禁,百感交集。临行前的此时此刻,她又按捺不住深深的医患情,凝望着为她亲自解除痛苦的老院长,将把那浓缩着千言万语的感谢和感激,珍藏和留在这个普救苍生的地方。
 
4.jpg
 
    在她28天前,经历了一次意外,从电动车上摔下来,造成了左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住进阆中樊恩胜医院后的第二天,她的好友嫌弃这里是名不见经传的私立医院,传言收费高,劝她转院。他的亲人在办理转院手续时,被护士叫进了那个为其手术的医生办公室。这位慈祥睿智的老人针对其原委慨当以慷地承诺:你们不用担心,昨天是我亲自手术的,那些骨头撞成一上手就“嚓嚓”作响的人,都在这里能治好,她那情况绝对没问题,不论是治20天,还是一两月,治好为原则,她属低收入阶层,除公费医疗报销外,无论花费多少,我只收她5000元,出院回家护养,需要上药来就是,分文不取。? 
这种明码示价的承诺,“一口价”没有“套路”,打消了患者的多重顾虑。这不正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医药服务?没有金钢钻,敢揽瓷器活!如果没有一定的医疗技术作支撑,医院与医生是不敢越”雷池“而全揽全包的。充满仁心的担当和承诺,给患者带来了心灵慰藉,患者及家属如沐春风,对医院信任感由然而生。收入低微的李华喜极而泣,想起早前亲戚的类似遭遇,在某医院的高额花费,如释重负,毅然决然的终止了转院程序。
 
    这位一诺千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闪烁医者仁心光辉的耄耋老人是谁?他就是阆中市樊恩胜医院院长樊恩胜大夫。
 
    樊恩胜大夫于1941年出生一个医生世家。祖父樊伯阶“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天下人无病”,被当地喻为在世华佗,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早年他曾孜孜不倦挑灯夜读过祖父那本毛笔抄录的“祖传秘方”,虽在“文革期间”付之一炬,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典验方,至今仍然刻骨铭心。幼承庭训,耳濡目染。祖父对他言传身教,常以孙思邈“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为其传道立德。深深影响了他60余年的从医生涯和他们的骨科医院。
 
5.jpg
 
    1962年,21岁的樊恩胜跟隨祖父爬涉家乡山山水水,行医救人,小有名气。祖孙两代的仁医仁术造福桑梓。方圆百里的患者纷至沓来。后来他便成了原风鸣公社四大队(现飞凤镇飞凤村)担纲的赤脚医生并办起了合作医疗室。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大队种植了杜仲、芍药、吉梗、红花、薄荷、枳壳、黄柏、防丰、荆芥等中药材。这些药材一部分出售,一部分自给自足。在全县的合作医疗中率先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成为阆中县合作医疗的先进典型,并在当年在此召开的合作医疗工作会上向全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加之那年头的樊医生,曾经师从阆中名医罗志阶,看病有方,名不虚传,从此,樊恩胜这个名字,首次在全县的合作医疗行当相传开来且名声不衰,并为后来他离开大队合作医疗室到阆中三陈街开设“樊恩胜骨科”,引来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患者。
 
    他在三陈街门诊曾收治过一位久治不愈死里求生的患者。这是一位三十开外的女人,衣衫褴褛,体态瘦弱,神情麻木。曾因摔伤导致高位截瘫,先后一年辗转了周围几家大大小小的医院而债台高筑,因无处愿收治,只得回家卧床待终。屋漏偏逢连夜雨,大病未瘉,丈夫与其离婚,使其雪上加霜,娘家人心酸无奈,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樊先生,哀求为这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治病致贫者行善治病。征得樊大夫同意后,把她从城郊农村抬过来,从滑杆上刚放到长凳上,松手顺势倒了过去,原来已成了奄奄一息的“耙子”,当场的病友见状连连摇头“这个人治不好”。
 
3.jpg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常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樊大夫心想,那就“试一下,死马当成活马医”!这个一贫如洗的绝望患者,被樊大夫接收后,吃、住、医在这里安顿下来,在场的娘家人,对眼前的救命恩人视病人为亲人的善举,千谢万谢。激动不已。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面对这样的病患,樊大夫满怀凄怜忧恤,没有丝毫排斥。没有住院费不要紧,还是救人要紧。他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望闻问切,决定坚持辨证施治、平衡阴阳、固本培元、疏理气血、通经活络的中医治疗原则,进行中药调理,内调外敷,穴位按摩,医治有缘人,半月后手指能动了,一月后下肢有反应了,两月后可牵着走,三月后,奇迹般地独立直行了。出院时她囊中羞涩,樊大夫说,能拿多少钱就付多钱吧!身体康复了,两夫妇破镜重圆后,做起了蔬菜生产的小本经营后,还多次送来难以谢绝的蔬菜水果感谢樊大夫。
 
    医乃仁术 ,扶困济贫。他们对于这类赤贫病家,分文不取或少取,不在少例,年年皆有,不胜枚举。
 
    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不仅体现医院对患者个体的关爱和资助,还体现在对下一代群体的关注和捐赠。2020年9月,医院向市教育学会捐赠助学金10万元,以支持和鼓励全市学生努力学习,用知识创造价值,用学习成就未来。以助力阆中教育培养更多更好人才,助力阆中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这个医院在发展历程中,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桩桩件件,不计其数。医院的技术、疗效、温度、贡献,有口皆碑。
 
    樊恩胜的医院也随之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医生、医务人员发展到近30人,有中医科、骨伤科、针灸科、内科、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诊疗科目。该医院特色为骨科,以传统中医治疗骨伤、骨病、骨质增生等为基础,利用现代医药科学成果,最大程度为病患减轻痛苦。
 
    在阆中的医院中,他手术虽做的不算多,但有人说他是腰椎间盘微创技术做的最牛的一个。2019年有位退下来多年的老同志,在某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病,当时,他痛的难以忍受,腰功能出现不对称的受限,腰部出现压迫神经的放射性疼痛、从坐骨神经、到大腿后侧、小腿前外侧到足背,一直到脚的大拇指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既不能立,又不能坐。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同学旧友约去某医院探视他,他已从某个医院转到阆中樊恩胜父子医院。当惊讶问及他为什么才住院三天就从那个医院转到这个医院,他圧低嗓门说,就是经那个医院的人介绍过来的。他说这个医院治疗这病方法独特,疗效最好。幸好过来了,这里很专业,疗程很短,花钱不多,效果很好。三年过去了,旧病从未复发。
 
    酒好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飞来。到这里来治病的,既有本市本省的,也有来自外省的。来自广元市市区一位内踝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离该市一家三甲医院不远,却毅然决然选择远道而来阆中骨科医院(樊阳),出院后来换药时,问及她为什么不就地治疗?她说我们那里不敢给我保证不留后遗症,通过亲友打听,阆中骨科医院(樊阳)行,技术好,可以不留后遗症,所以,我们就过来了。来自山东的颈腰椎病患者与来自厦门的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等,他们是经战友和“度娘”介绍的,千里迢迢,车马劳顿,来时哀哀戚戚,寸步难行,先后经过十多二十天的住院治疗而痊愈。去时笑逐颜开,自在而行。他们未曾启程,就有安排,先治病,后旅游,治病旅游两不误。病痛治好后,各自还在阆中旅游了几天才乘兴而归。
 
    这些年来,医院恪守“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准则。接收过病号本人主动从省内外大小医院转来的,也接收过医院宣告无治而弃的病号,无论是高龄的颈腰椎病患者,还是那贫困年代来自农村极度困难的患者,其他医院拒收的,他都接收。“只要能治能帮的,我都会尽力,否则会良心不安。医生的医德远比医技更为重要”。樊院长如是说。是研习了针灸代表作《针灸大成》;三是综合性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神农本草经》;四是常用方剂学《医方集解》;五是外科代表作《外科正宗》,以及《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温病学代表作,六是医案代表作《古今医案按》
 
    樊老先生不仅坚持传承中医文化,古为今用,还不断在现代医学成果中汲取营养。先后征订了《临床骨科杂志 》、 《实用骨科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肿瘤骨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等骨科权威杂志和核心期刊。关注接纳医学前沿与之密切相关的优秀成果,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通过学习和在中医骨科及常见病的诊疗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他们对一些疑难杂症梳理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案,这些治疗方法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具有独特性、简单性、社会性、安全性、经济性五大优势,获得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
 
6.jpg
 
    为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救死扶伤世代沿袭,近十多年来,他乐此不疲地为儿子樊阳、樊刚等传道受业解惑。把一代又一代敝帚自珍的临床积累毫无保留的传给他们,培养和期待他们卓有建树地悬壶济世,造福于民。从成都中医大学毕业的樊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善长腰突微创外科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跟父学艺的樊刚,得益父亲口传心授,书山寻路,勤学善悟;精细辨证,精准施治。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如今他的儿子们,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用敬畏延续医生使命,以大爱传承医生责任。相继办起了樊刚骨科医院、樊阳骨科医院。三家医院,并驾齐驱,共谋合作,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扬长避短,风声水起,医名远播。慕名而至的就诊者络绎不绝。
 
2.jpg
5AR中国通讯社
    有人说,这家父子民营医院,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们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自成一统,终成世家。房子虽不高大,但医德高尚;金杯虽不多,但口碑很好。疾病在他们的抚慰下消退,痛苦在他们的笑容中减轻。在这里见证的是樊老先生父子们妙手回春的独门医技,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仁心仁术的优良品质。
 
    高手是在民间,丰碑也在民间!
 
值班总编 陌封  责任编辑 子于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