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联播 > 正文
【湖南】黄金瑶族乡被命名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时间:2022-01-24 20:01:26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尹宏军 杨坚 陈孝友    

  中国通讯社湖南省讯(记者 尹宏军 通讯员 杨坚 陈孝友)124日,从省会长沙传来喜讯,新宁县黄金瑶族乡被命名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悉,该乡的《崀山峒歌》、《八峒瑶山跳鼓坛》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01.jpg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黄金瑶族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崀山峒歌》就挖掘黄金、麻林和靖位等地。《崀山峒歌》是新宁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洪武年间,瑶族先民从城步迁入新宁,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产生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瑶族峒歌,是其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的积极反映,主要形式有山歌(分为高腔、平腔、哼腔)、号子、田歌、小调、风俗歌等。特别是以“溜溜”作为衬词的《溜溜歌》系列以及派生出来的《棒棒歌》、《槽槽歌》、《啪啪歌》、《月光出来亮堂堂》《好久没到这方来》《郎在高山捡干柴》等山歌,或高吭嘹亮,拖腔悠长;或音量低沉,柔和优美;或结构方正,音律规范。此外,以《四季相思》为代表的地方小调,《四月扦田八月收》为代表的田歌,《拖树号子》为代表的号子,《溜溜歌》《敬酒歌》为代表的风俗歌,均曲调优美,特色鲜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农民歌手杨福珍将一首《溜溜歌》《小妹不离小郎边》从邵阳地区唱到省会长沙,获优秀演出奖和优秀节目奖,后又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会演。2013年,新宁县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会演,利用山歌亨腔《就行歌》改编创作演出的民俗音画《瑶寨音韵》在市获一等奖, 在省获三等奖。此外,还有不少山歌和小调被吸收到戏曲(花鼓戏、祁剧)音乐中,充分表现了《崀山峒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适用价值。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02.jpg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崀山峒歌》最初均用瑶语演唱,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与汉语交融,主要在湘西南边陲新宁县境内的黄金、麻林、崀山、飞仙桥等八峒(深冲峒、黄贝峒、黄狗仙峒、大圳峒、麻林峒、桃园峒、滑源峒、罗源峒)地区流传,现今已在全县流传。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dxS中国通讯社

值班总编 陌封 责任编辑 严军dxS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