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一学堂”+“双网融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时间:2021-12-24 20:47:54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杨德祥关兴富 施怡磊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特约记者 杨德祥 通讯员关兴富 施怡磊)为深入贯彻省、州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的要求,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栋川镇蛉丰村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一学堂”将“雪亮工程”与“一部手机治理通”进行“双网融合”,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群众“零”上访。Bc9中国通讯社

 Bc9中国通讯社

 图片1_副本.pngBc9中国通讯社

 Bc9中国通讯社

  网络共建共享,实现为民服务“零障碍”。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从党总支、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到每位党员层层优化,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创建“初心学堂”,进一步发挥党员教育阵地作用,开展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党史党性教育活动。坚持“党组织划网格、党员干部守网格”,构建涵盖镇村组三级管理网格的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从党员、村组干部中精心挑选基础网格员,专门负责辖区内常规事务的受理和处置。在楚大复线高速路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充分凸显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作用,开展常态化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高效率圆满完成高速公路征地1300余亩,迁坟141塚,拆除养殖场两户,拆迁住房2户,有效保证了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图片2_副本.png 
 
  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为民服务“零盲点”。整合“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平台与“一部手机治理通”指挥中心平台,通过指挥中心以人工监测视频方式收集信息,通过“一部手机治理通” 手机APP和网格员的移动终端,形成数据信息从收集、分拣、派发、反馈落实的闭环,实现了数据快捷流转、民情预警预知、隐患就地快速化解,极大提高处理、办理便民事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困扰居民出行不畅、人居环境差等群众身边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实施“五项行动”补短板,向上争取投资1100余万元实行“安居强基”“拆房腾地”“改厕治污”“绿树亮灯”“转产兴产”,对村内主干道进行扩宽改造、建设人畜饮水蓄水池、建盖无公害垃圾处理站、新建党员活动室10个,争取省级扶持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个,村民出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村民的饮水问题、垃圾清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图片3_副本.png
 
  队伍共建共享,实现为民服务“零缺位”。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党员情况,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科学管理,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让农村党员由“无职”变“有责”,从“无位”变“有为”,从切口小、见效快的事情入手,创新推出“微讲座”“微法庭”“微志愿”“微巡防”等,打造了一支符合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全面创优群众致富渠道,让群众得到“党建+电子商务”带来的实惠,做优特色产业,在村内打造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区、食米豌豆种植示范区、蚕桑种植示范区,规划蚕桑种植示范区350亩、食米豌豆套种示范区1380亩、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区2500亩,不但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还为村里群众带来了超过100个固定就业岗位和400多人短线就业机会,每年仅支付村民的工资就在300万元左右。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