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缅怀红军烈士 传承红色基因多写好稿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记者 王钧萱 通讯员 周家琼 李成芳)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5月30日,《云南经济日报·楚雄经济》主编杨德祥带领编辑部人员走进云南省楚雄市吕合镇中屯村委会太乙村无名红军烈士陵园,瞻仰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Xv8中国通讯社
Xv8中国通讯社
楚雄市吕合镇中屯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杨英圣介绍说:“经省、州有关部门考证确认,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等同志的率领下长征进入云南经过楚雄,4月14日,红军大部队到达楚雄城郊,红二军团四师的两个团分三路包围了楚雄城。4月15日下午6时许,红军攻克了楚雄城。红军进驻楚雄城后,打富济贫,开仓分粮,开店分布,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打开监牢解开楚雄城,向西挺进,一路沿滇缅公路,一路沿龙川江溯流而上。下午8时,红军一部宿营于吕合镇太乙村。当晚,两名在攻打楚雄城战斗中负伤的红军战士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次日,由吕合镇太乙村村民安葬在这里。吕合镇太乙村村民按红军的嘱托,将坟头朝向西方,让壮烈牺牲的英灵随红军西进。红军烈士安葬后,太乙村村民岁岁为坟添新土,清明时节常扫墓。吕合镇及辖区内的党员群众和中小学师生每年来此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2011年7月被中共楚雄州委确定为“楚雄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被中共楚雄市委组织部确定为“红色文化走廊”
曾有人写下这样一首诗:滔滔江水悲恸,青青松柏致哀;英雄为国捐躯,浩气永存人间。充分地表达了对无名红军烈士的深切悼念。
据了解,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广大党员群众从我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多年来红军坟的修缮和建设得到州、市、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吕合镇太乙村无名红军烈士陵园于2001年7月24日正式动工,同年11月8日竣工。2017年吕合镇党委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了美化绿化,供广大党员群众前来瞻仰。楚雄市委也在威楚红色文化走廊建设中将无名烈士陵园作为一个党建品牌来着力打造。
楚雄市吕合镇党委副书记马晓平介绍说:“红军长征路过吕合,是吕合人民的光荣,太乙村村民安葬过红军烈士让吕合人民感到骄傲和自豪。红军烈士陵园落成以来,吕合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青年学生到这里开展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动群众 ,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学习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他们忠爱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革命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用红军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和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让我们永远记住:长征精神不朽,英烈浩气长存。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红军精神,奋力拼搏做好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工作。
据了解,中屯村委会隶属于楚雄市吕合镇,地处吕合镇东北部,东邻白土村委会,南邻钱良村委会,北邻南华县白依村委会,西邻吕合村委会,距楚雄市城区2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821 米,全村有森林面积3786.9亩,耕地面积2970.5亩,人均耕地0.95亩,居住有汉族、回族、彝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全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755户,农业户籍人口3124人。202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708.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7.4元。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养殖业、种植业三项。
经过聆听红色故事,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楚雄市经历的星火燎原发展历程和领导各族人民谱写的风起云涌斗争历史,教育引导编辑部人员学习革命先辈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汲取践行初心使命的前进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一步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用正确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党史学习教育新成效更好的提高工作高质量多写稿、写好稿,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