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关注 > 正文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海西专场发布会召开
时间:2024-07-26 23:35:51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7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海西专场发布会。中共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就扎实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工作取得成效作介绍。
海西州懂青海.jpg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扛牢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主阵地责任,强化“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使命担当,扎实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8H5中国通讯社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海西州制定出台海西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规章制度和政策举措,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工作体系,生态管护员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8.5%,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类、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以上。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三北”工程六期项目,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344.8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113.6万亩、沙化土地治理643.3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45.38%,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变革。坚决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并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扎实推进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突出问题、工业企业废水晾晒蒸发排放场问题整改,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主动参与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雪豹、棕熊、野牦牛、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8H5中国通讯社

盐湖产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海西州聚焦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坚持有序开发、绿色发展,制定了一揽子规划、方案和政策举措,强化科技攻关,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逐步形成了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912万吨氯化钾、500万吨纯碱、180万吨硫酸钾镁肥、14.7万吨碳酸锂、2500吨金属锂等生产能力。钾肥年产量约占全国的77%以上、碳酸锂约占21%以上、纯碱约占14%以上,镁系产品独占全国高端市场,为端牢中国饭碗、支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了海西贡献。如今,海西盐湖产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转变,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8H5中国通讯社

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
海西光富、风好、地广,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年风能可利用时间达3500—5000小时,可用于新能源发展的土地资源近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为富集、风力资源最为优质的地区之一,新能源理论装机容量21亿千瓦、占青海省的90%以上,清洁能源占上网电量的100%,是青海省推进新一轮清洁能源产业大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近年来,海西州紧紧抓住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接续推动国家三批大基地项目,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基地纳入国家规划,冷湖夜间风电项目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空气压缩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模式,抽水蓄能、火电等调节性电源建设进展顺利,一批750千伏、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空气储能系统、绿电制氢项目相继建成,电网架构持续完善。截至目前,全州新能源装机1908万千瓦,约占青海省的48.8%。如今,海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呈现“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美好图景,正向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大步迈进。

8H5中国通讯社

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海西州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出台青海省首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们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指导。主动融入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建设察尔汗梦幻盐湖等文化旅游项目200余个,A级景区达到19家。持续举办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街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点。发挥特殊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大开放格局,与周边省市共商共建共享文化旅游发展,共同打造青甘、青藏等西北区域旅游大环线。2023年旅游人数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84.72亿元,分别增长136%、113%。如今,“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

8H5中国通讯社

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海西州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发布“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308种产品入选“神奇柴达木”优品库,打造优品专柜120余家。2023年全州枸杞种植面积41.4万亩,干果总产量达9.13万吨,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柴达木枸杞入选首批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单,品牌价值突破196.75亿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藜麦产业。柴达木枸杞和藜麦获得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认证。全面推动绿色生产,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471个,认证规模稳居青海省首位。大力推进农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累计创建都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乌兰县莫河驼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17个,培育国家级、省级、州级龙头企业、示范社、家庭农牧场327家。实施农药化肥“双减”项目突破150万亩,新增有机认证草场环境监测面积1.2亿亩,率先在青海省实现有机畜牧业认证全域全覆盖。如今,海西的有机枸杞、藜麦等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已成为输出地靓丽名片,正在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8H5中国通讯社

天文科技产业初见成效
海西州冷湖地区的赛什腾山,海拔4200米,常年冷凉干燥洁净,没有光源污染,优质晴夜比例达70%,每年可用于天文观测的天数超过300天,天文观测条件可以比肩美国夏威夷莫纳凯亚峰、南美智利阿卡塔玛沙漠、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等国际一流大型光学天文台址,是目前东半球天文观测的最佳台址。
近来年,海西州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抓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纳入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利契机,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从政策、资金、基础要素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建设。累计引进11家科研单位45台望远镜,总投资近30亿元,墨子巡天等4台望远镜已投入科学观测,落下闳等7台望远镜正在调试,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冷湖,亚洲规模最大的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填补了东半球世界级光学天文观测台址的空白。同时,稳步推进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天文观测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保障,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工作生活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增光添彩。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8H5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