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产业 > 正文
云南活水乡:唱好“山地特色产业”戏 乡村振兴“底劲”旺
时间:2022-09-21 13:28:04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万贵全 方贤 梅江文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记者 万贵全 通讯员 方贤 梅江文)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活水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乡村面貌、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下足真功夫,整合各类有限资源,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H4i中国通讯社

 H4i中国通讯社

微信图片_20220921132459_副本.jpg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
 
   在与罗平县交界处,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大泽德村,村内一座座横竖有序的小高楼与墙上的壁画尤为显眼,这里绿意盎然,让人身心舒畅,一幅美丽乡居图景映入眼帘。这个地处山区的小村庄,曾因缺乏水源、道路不畅,一度使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如今,在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阿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助力下,大泽德村从艰难困苦的生活中一步步走上了富民兴村之路,迈向幸福生活。 “以前住在老房子里面,卫生条件很差。搬迁后,房子又宽敞、道路也宽敞,比以前干净多了,住的很舒服。” 村民李永珍高兴的说。
 
微信图片_20220921132601_副本.jpg
 
   在乡村建设上,大泽德村根据原有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地理特点以及村庄形态,进行特色打造和规范管理,展现移民村“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别致风格,实现村容村貌的整体提质。如今水库移民后扶逐渐从基础建设发展成连片整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突出系统扶持、突出产业扶持,逐步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发展格局。
 
山地特色产业走出好“钱”景
 
   活水乡雨麦红村委会作为活水山地农业发展的代表区,带领村民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山地蔬菜、万寿菊、烟叶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格局,拓宽了农民致富路。据雨麦红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红介绍,原来的雨麦红产业单一,主要以玉米、洋芋为主。通过十来年的探索,成立了合作社,发展新型农业,种植蔬菜、万寿菊等,合作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翻了2至3番。
 
微信图片_20220921132512_副本.jpg
 
   在万寿菊销售点,前来交易的农户络绎不绝。雨麦红村民李鸭坤是村里万寿菊种植大户,每到万寿菊采摘时节,他都会早早来到田间,将盛开的万寿菊采摘入袋,拉往村里的销售点进行销售。“我家今年撒了十包种,效益还是可以。成本低、一包种收益在3000到4000元,十包种收入接近30000至40000元。”
 
   目前,雨麦红村万寿菊和蔬菜种植基地达2600多亩,并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将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又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村里的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下去,做到以产业巩固脱贫成效,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绿美乡村”画卷悄然呈现
 
   近年来,活水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三堆”等措施,打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全乡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微信图片_20220921132611_副本.jpg
 
   龙家水塘村委会副主任张贵春介绍说:以前村里的人居环境比较差,但是这几年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为了全乡的一个示范点。接下来该村党员干部将主动带领村民,围绕着“三园一建”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把龙家水塘村的人居环境变得更好。
 
   在治理人居环境的同时,龙家水塘村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围绕“文化现代化、生活现代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现代乡村发展目标,共同构建承载着桃源之梦的“乡村生活方式”,切实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王富良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