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11月3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西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维珍就西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作发布。
党的二十大以来,西宁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青海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走在前作表率”工作要求,扛牢中心城市首位责任,制定印发《西宁市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工作方案》,构建“1+5+N”工作体系,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转化为西宁工作具体思路、落实措施和实践成果。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研究提出并全面推进“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为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
pE2中国通讯社
坚持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统领高质量发展,坚决扛牢生态保护关键底板和重要窗口的首位责任,聚力在守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后方上走在前作表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销号、考核等工作机制,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开展西宁市湟水流域系统治理研究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西宁北川河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美丽河湖优良案例,城西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探索工地抑尘“红黑榜”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扎实开展臭氧污染管控、主城区燃煤散烧等专项检查整治,实现绿色公交全覆盖,率先在西北地区建立“环境卫生清洁指数”。南川园区率先在青海省试点绿电溯源认证机制,甘河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加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支撑青海省作用凸显
pE2中国通讯社
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强化省会担当,彰显省会作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持续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力以赴稳工业,多点发力扩投资,千方百计促消费,多措并举抓招商,用情用力育主体,从实现“开门红”,到超额“双过半”,再到三季度“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经济运行呈现总体稳中向好态势,为青海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3.4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青海省3.4和3个百分点,占青海省比重达49.1%,对青海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以上。特别是,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2%,分别高于全国、青海省21.1和17.8个百分点,连续33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增速持续领跑全国。
产业“四地”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pE2中国通讯社
深刻把握西宁发展定位、特色优势,扛牢产业“四地”中心城市的首位责任,组织开展“每月一地”专项调度,精准有力推进“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加强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合作,编制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行动方案,支持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支撑平台等项目建设。启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围绕系统制定建设路径、电力转型等8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形成“1+7”体系研究成果,全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搭建西宁旅游景区智慧服务监管平台、开行“大美青海号”等旅游专列,新增3A级以上景区5家。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大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国家级试点项目,建立“夏都蔬生”标准化蔬菜生产、“夏都薯香”马铃薯生产基地20个,累计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471个,农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8%,“茶马互市”牦牛藏羊集散中心加快建设。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工业经济增速全国领先
pE2中国通讯社
以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光伏制造产业链更趋完整,晶科能源40GW单晶拉棒切方、天合光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建成锂电正负极材料、锂电隔膜、锂电池、电解铜箔等项目,构建形成覆盖锂电关键材料及锂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天然气化工、盐化工、铝及铝深加工等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产业链初具规模,中复神鹰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全面投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推动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总投资比重达77.2%。多晶硅、单晶硅、碳纤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倍、1.4倍、1.2倍。
助企暖企成效显著,服务业发展稳步恢复
pE2中国通讯社
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制定促进批发业持续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选派4461名干部开展助企联络工作,入企帮扶8876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299项。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28.22万户次市场主体退、减、缓税23.02亿元。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积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为6913家企业新增信贷投放1024.22亿元,为1.56万户个体工商户新增信贷投放59.22亿元,累计为还款困难企业提供延期、展期、续贷111.59亿元。前三季度,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42.38亿元,增长5.1%,占青海省比重达61.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19%、24.1%、138.4%;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5.2%、19.1%。
乡村产业加速培育,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pE2中国通讯社
扎实开展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行动,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油菜产业集群、青稞产业集群项目,打造奶牛产业强镇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大力发展牦牛、藏羊、油菜等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全市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持续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完成田家沟自驾营地提升改造、青绣文化产业传承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星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19.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平台优势,持续推进“宁品进宁”,实现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销售额1.1亿元,入选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建立健全项目机制,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pE2中国通讯社
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力优结构、挖潜力,大力实施投资项目攻坚行动,建立完善“3+6”攻坚行动+专班推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周检查、旬协调、月督办”机制,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债、一般债项目专项调度,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全市111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争取各类建设资金64.5亿元,全力保障昆仑路快速化改造等300余个项目建设。建立1062项、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项目储备库,持续强化项目储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1-10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占全市投资比重达28.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6.0%、88.0%。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市场消费回升向好
pE2中国通讯社
始终把促消费作为稳经济的基础,出台促进家居等消费若干措施,先后举办汽车、家电等各类促消费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030万元,拉动消费17.2亿元。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3%、25.7%。深入开展“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举办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FIRST青年电影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文旅市场加速复苏,1-11月,全市接待游客2438.78万人次,同比增长76.13%,实现旅游总收入266.55亿元,同比增长126.87%。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
pE2中国通讯社
始终围绕“双循环”格局下国家所需、西宁所能,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建成运营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和综合服务平台,引进培育青海炎通等25家外贸企业,引进落地大龙网“龙工场”跨境电商西北区域总部、敦煌网跨境数字贸易生态运营项目。协调编发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专列24列。1-10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6.9%,占青海省比重79.1%。主要出口商品大幅增长,机电、高新技术、磷酸铁锂等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倍、2.4倍、57%。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3.37亿元,同比增长134%,有力支撑全市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pE2中国通讯社
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全城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13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设立“综合帮办代办服务专区”,10大类52项政务服务实现全流程帮办代办。缩短受理时间、纳税服务升级等13项改革创新举措作为典型案例在青海省推广,连续两年入选央视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四年位列青海省第一。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和以企引企行动,持续推动产业链建补延强,促进招商引资提质扩量,积极做好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引进落地光伏制造垂直一体化大基地等项目,截至11月底,完成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210.6亿元。
坚定实施科技创新,发展动能逐步释放
pE2中国通讯社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等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推介科技成果315项,签约金额1.32亿元。完成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技术合同登记814份,技术合同成交额7.59亿元。争取专项资金4.82亿元,立项支持6—8微米锂电复合铜箔关键技术、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开发等55个科技项目,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运,多晶硅生产热能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项目加快推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9家、企业研发中心14家。
下一步,西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四地”建设等方面坚决扛牢西宁作为中心城市的首位责任,一以贯之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加力抓产业、稳投资、促消费、惠民生,持续巩固经济增长良好态势,努力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pE2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