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正文
专题|生态扶贫结出幸福“薪”生活
时间:2021-03-21 17:32:15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杨德祥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 特约记者 杨德祥 通讯员 崔海权 )冬日的早晨,云南省楚雄州境内的百草岭,放眼望去,点点鲜红与浅黄连缀着远山和近林,苍苍茫茫……百草岭脚下的大姚县桂花镇小河村委会毛居拉小组的贫困户张云顺一刻也没停歇,一大早他就踏着冰霜出门上山巡查山林了。58w中国通讯社

 
张云顺家里有5口人,以前靠着种植白芸豆、包谷和少量的林果收入,一直未能改善全家穷困的生活面貌。“想出门打工,但父母身体不好和孩子小需要时常照顾,脱离不了。”回想起那时的艰难,张云顺感慨万千。
 
2014年张云顺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开始惠及这个家庭。
 
最让张云顺高兴的是,2018年,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天清早,穿上巡护服,张云顺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制止野外用火,阻止乱砍盗伐……他有时一个人巡护管辖区域,有时和同村的护林员一起进行拉网式的推进排查,基本上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
 
图片2_副本.png
 
“没想到我当了护林员,也成了工薪族,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咱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对得起这份工资,”张云顺说:“每天不去山上转一圈,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像张云顺这样的生态护林员还有许多,大姚县2016年至2020年精准选聘206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资源管护,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65户8601人,实现贫困户增收1700多万元,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稳定脱贫。
 
为使更多贫困群众像张云顺一样端好“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脱下“贫困帽”。大姚县因地制宜挖掘生态优势,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林业产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保工程等项目开展生态扶贫,发展绿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造林11.8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924户39271人,补助资金3029.2161万元,陡坡地生态治理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61户1798人,补助资金201.03万元。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70.55万亩,涉及3591户贫困户,惠及贫困人口14373人,补助资金1329.49万元。实施核桃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面积20811.15亩、补助资金235.94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76户5672人。
 
图片1_副本.png
 
林农增收、群众脱贫,林业产业是有效的依靠,近年来大姚县选择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作为确保农户脱贫后不返贫的突破口,以核桃、花椒、板栗、华山松、芒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经济林总面积达221.7万亩,核桃种植面积164.7万亩,产量3.7万吨,产值达10.3亿元;花椒种植面积41.1万亩,产量3421吨,产值达2.2亿元;板栗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达9000吨,产值达8000万元;华山松种植面积5.9万亩,松子产量达1225吨,产值4410万元。基本形成了在高寒冷凉地区以花椒+华山松为主,在中海拔地区以核桃+花椒+板栗为主,在干热河谷地区以花椒+芒果为主的区域经济林发展格局。农户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形成了一大批经济林专业村、专业户,经济林成为了群众的“绿色银行”和“铁杆庄稼”,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退耕还林实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目标,大姚县被命名为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森林康养示范县。
 
如今,作为受益人之一,张云顺一家已脱了贫。心怀感激的他,不仅工作用心,还主动参加一些相关技术培训,学习森林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生态护林员的工作,他越做越专业。张云顺说:“既然担负使命,就要守护好绿水青山。”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