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争做绿美云南建设先行者 勇当生态环境保护排头兵
——临沧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时间:2023-06-27 17:19:53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李昂 王嘉红 蓝云斌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实习记者 李昂 通讯员 王嘉红 蓝云斌)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CYv中国通讯社

 CYv中国通讯社

5_副本.jpg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领导,先后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委、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专题会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坚决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断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面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数量居全省前列,2022年获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已成为临沧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的广泛共识。
 
6_副本.png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工业污染源、柴油货车等综合治理,完成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设备安装3604台。持续加强气象和空气污染分析预判,及时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在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时期实施常态化调度,形成大气污染专报134份。全面强化污染源头治理,落实属地责任,全市共建成饲草饲料加工企业50个,加工利用甘蔗梢约8.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较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24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4微克/立方米。其余7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7_副本.jpg
 
   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动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快推进。推进水资源保护治理,深入推进水质不稳定和不达标断面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全市104个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并持续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有力推进河道采砂管理,全市评定县(区)级美丽河湖72个、市级美丽河湖63个,获评省级美丽河湖12个。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2020年以来,完成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75万吨/天),新建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372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9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88%,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7.56%。2022年,全市1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11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9%;在用的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达100%。
 
   抓实土壤安全利用,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加强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重金属环境管理,持续推进5户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18个尾矿库等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2户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重金属环境环境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耕地安全利用,全市耕地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加强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加强部门联动监管,推动暂不开发利用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依法督促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47.24%,全市累计建成农村卫生户厕34.6万座、卫生户厕普及率达67.84%,行政村驻地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全覆盖。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5.59%,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2.23%。
 
8_副本.jpg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聚焦林、茶、糖、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扩大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和产品规模。全市登记(认证)“三品一标”面积1061.94万亩,认证绿色食品基地56.44万亩、产品122个,认证有机农产品基地161.3万亩、产品527个,认证地理标志产品284万亩、17个,“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数量占比居全省16个州(市)首位。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2022年,实施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分别达214.6万亩次、230.3万亩次,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上年减少1.96%、1.36%,畜禽粪污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4.04%、88%。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20户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省级评价,9户高耗能企业能效水平达国家能效基准水平以上;“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开发加快推进,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7座,在建集中式光伏电站23座、风电1座,电力总装机310万千瓦。乡村旅游提质提速,强化生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现生态文明与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新增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临沧市被住建部列为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空间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在颁布实施《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乡清洁条例》基础上,修订了《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新颁布《临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建成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各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0.1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2.76%,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着力推进“林长制”建设,完成新造林0.7万亩、草原修复治理1.5万亩、森林抚育8.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2%,森林蓄积量1.17亿立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6%,绿化覆盖率达4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建成城市森林公园13个、森林村庄379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7个。
 
9_副本.jpg
 
   强化绿美临沧建设,美丽临沧建设迈出新步伐。明确绿美定位,把握美丽中国深刻内涵,明确了市级“醉美临沧”和8县(区)绿美定位,坚持绿美建设与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同建,成功走出了具有临沧特色的“爱心捐赠、政府撬动、社会广泛参与”绿美建设路子。突出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临沧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组织编制市级和县(区)8个领域绿美十年规划、建设导则、植树指南、树种名录等政策性文件,谋划绿美项目4120个,计划总投资1240亿元。抓实绿美培训,组织开展11轮“美丽中国”“绿美云南”化为“绿美临沧”培训,参训人数达89.26万人次,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典型示范,以中心城市绿美建设带动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发展,着力推进“增绿、增花、增果、增水、增光、增特色风貌”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比争先,通报光荣榜116个,规划绿美示范点705个,建成407个;凤庆县、沧源自治县、双江自治县、镇康县创建成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创建省级美丽村庄36个、数量居全省第1,绿美综合考评得分居全省第1。
 
10_副本.jpg
 
   新征程上,临沧市将把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战和持久战,把建设成果转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线和主旨线,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和支撑力,把绿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构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朝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一流目标不断向前迈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图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
`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