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走进木兰溪
探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莆田的生动实践
时间:2020-03-15 14:14:23    来源:    作者:    

    中国通讯社 新闻背景: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早在2000年就极具前瞻性地为福建做出了生态省建设的历史抉择。近20年的接续传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按照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走出了一条以“机制活”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莆田市木兰溪治理劳动20周年,也是木兰溪综合治理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木兰溪的治理,曾10次直接关心推动木兰溪治理工作。87u中国通讯社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巩固壮大地方党刊主流舆论宣传合力,不断增强党刊采编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9年4月20—24日,《求是》《旗帜》《党建研究》《党的文献》《传媒》《中国记者》等6家央媒和43家全国地方党刊120余名编辑记者走进莆田,深入采访调研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
 
 
    为民治水:“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木兰陂见证沧海桑田的巨变
 
 
    4月的莆田,树木蓊葱,花香四溢。木兰溪犹如一条吉祥飞舞的哈达自西向东贯穿莆田全境,岸边苍翠挺拔的树木和各色花草犹如绿色卫士,守护着这条莆田人的最美家乡河。
 
 
    木兰溪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木兰陂,长219米,距木兰溪入海口26公里,这座被誉为“福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着木兰溪的今昔,见证着新时代木兰溪两岸的发展。木兰陂有33座陂墩、各高7.5米,设有32个陂孔闸门。陂坝用数万块巨大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陂墩与倾泻入溪的河水犹如一架钢琴横卧在木兰溪上,休闲往来的市民就是这架钢琴的弹奏者,人、水、陂,随时都会流淌出一首首优美的和谐之曲。
 
 
    20年前的木兰溪却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每逢雨季,以其不羁,让水患肆意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灾难和苦痛——“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一句莆田民谚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水患的残酷和百姓的无奈。
 
 
    在木兰陂不远处,伫立着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和冯智日的雕像,他们曾为建陂呕心沥血甚至献出生命。如今,望着人来人往的木兰陂,他们该是欣慰的,潺潺的水流声既是历史的回音,也是新时代的悦动音符。
 
 
    在这些雕像的侧后方是有关木兰溪治理的纪事石碑,仔细瞻仰,这些雕像和石碑都有曾被水泥固定过的痕迹。“这些雕像和石碑都是后来平移上来的,以前在下面是有展馆的,1999年台风来时,展馆被吹倒了”。李应珠,陂头区水利局的一名退休职工热情地为我们讲解,1966年出生的她,对木兰溪的熟悉和热爱就像她说的像朋友、像家人,以前工作围着它、想着它;现在退休了,义务上堤和到这儿参观的朋友讲讲“老朋友”的事,让更多人知道木兰溪。
 
 
    “这是1973年和1999年台风来时的水位”,两根水泥柱的红线刻录着1973年、1999年台风来时的水位高度,“自1999年治理木兰溪以来,木兰溪就没有再发生过大的水患,我们要感谢习总书记,他那时在福建工作,是他的带头治理和积极推动让我们不但拥有了中国最美母亲河,还拥有了两岸和谐、安宁、美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李应珠望着木兰溪岸边林立的楼房和依地势而建的绿地、公共设施一脸的幸福,“木兰溪的变化我们普通百姓感受最深” 。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给莆田带来沉重的创伤——两岸房屋倒塌近6万间,45万亩农田被淹, 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3万多群众被迫转移……灾情牵动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的心。他第一时间来到受灾严重的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挨家入户慰问受灾群众。灾情刻不容缓!群众安全刻不容缓!“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
 
 
    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蒲坂村进行灾后工作检查和慰问受灾群众。在安置房建设现场,他叮嘱当地干部,抓紧时间将房子盖好,让受灾群众早日乔迁新居!在蒲坂小学,他亲手种下了一棵榕树,树起受灾群众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在莆田市委宣传部同志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这棵榕树。近20年,它已如青春少年,挺拔俊朗,圆形的枝盖缀满新生的绿叶,亭亭向上。
 
 
    时间,记录着前进的足迹,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推进工作的坐标。1999年12月27日,是莆田市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一天连通了莆田几百万百姓的心,这一天拉开了木兰溪越千年根治水患的序幕。
 
 
    这一天,木兰溪成了福建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习近平同志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在木兰溪下游的张镇村参加了义务劳动。他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第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此时,我们走进张镇村,如果不是对它的情况已有所了解,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历过严重水患。绿树掩映、花草相间,林立的楼盘、忙碌的身影,这里已是莆田宜居宜业宜游的集聚新区。当年奠基木兰溪治理工程的劳动点已建成为木兰溪防洪景观带和绿道。更有意思的是,村民们成立了水部江边农业合作社,专门种植火龙果,可这种水果最怕水。“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没什么怕的,木兰溪早就不是以前的木兰溪了”,“以前总是担心,台风一来,暴雨倾盆,木兰溪涨水倒灌,什么都被淹了。现在,每天都安安心心的,只想怎么把事情做好,空了,沿着景观道转转……”,说起木兰溪和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木兰溪防洪工程管理处的陈文棋介绍说:“2016年,一场超强台风暴雨袭来,拥有坚固堤防的木兰溪并没有再次泛滥。而这次台风和1999年的规模相当。”
 
 
    科学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启全流域系统治理
 
 
    木兰溪防洪工程的开工建设,是几代人想干而没能干成的事业。木兰溪治理之难,难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据陈文棋介绍,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木兰溪处于沿海淤泥地质带,在此基质上筑堤,是世界级难题。“自1957年水利部就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前后虽五次规划,两度上马,却都没有什么进展,莆田也成了福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的‘洪水不设防城市’。直到1999年12月,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拉开序幕,莆田人民才真正大步走在治理木兰溪梦想的路上。”
 
 
    木兰溪水患始终牵动着习近平同志的心。在1999年1月29日至2001年6月17日的两年半时间里,他10次直接关心推动木兰溪治理工作,其中4次亲自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为了解决“软泥筑堤”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现场调研、论证,最终提出了全国首例采用“软体排”筑堤的技术。为了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环境影响减到最小,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12月27日,木兰溪一期试验段工程建设开工!“附近群众奔走相告、一路小跑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李应珠说。木兰溪从此变得可亲近起来,以母亲般的博大与慈爱开启与两岸人民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征程。
 
 
    “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2002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介绍说,经过4年奋战,福建省包括治理木兰溪在内的“千里江堤”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保护了全省28%的人口和52%的工农业总产值。
 
 
    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2012年,木兰溪的治理从下游走向中上游。自治理以来,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木兰溪已经超过10年没有发生过重大洪涝灾害,下游20多万亩平原、70个行政村和近百万人口也从此告别水患困扰。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起步,但力度尚需加大。”20年来,几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努力,深耕绿色理念,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的治理工作。
 
 
    生态优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种理念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路子,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角度,统筹推进,还木兰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在此次主题采访活动致辞中如是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几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接续努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以木兰溪治理为契机,积极探索拓展莆田城市发展空间。
 
 
    “木兰溪流域上游构筑保护、治理、修复、法规四道防线,下游连通河湖水系,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生态绿心。”林宝金说,木兰溪治理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一泓清水惠民生”。
 
 
    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生态优先,水上陆上架起莆田绿色发展之路。
 
 
    木兰溪下游,治理前,洼地易涝,蒲草遍地。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下游南北洋平原地区,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莆田市城镇化率由1999年的12%提升至59.6%。
 
 
    2010年,玉湖片区改造计划出台,以“裁弯取直”后保留的木兰溪旧河道为中心,规划开发建设玉湖新城。2015年6月,充分利用木兰溪旧河道开挖人工湖——玉湖,作为景观区和蓄洪区。目前,新城内建有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等公共活动场所,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昔日备受水患困扰的洼地成了产业集聚高地。
 
 
    加强绿心保护,打造城市亮丽名片。在莆田市东部兴化湾入海处有一个面积约65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山水环绕、坐拥翠绿。木兰溪从绿心中间穿流而过,沿岸荔枝林浓绿茂盛,载客观光的机动船行驶在碧波微漾的河道上,和着游客的笑声、拍照声为这一派特有的荔枝林水乡景观增添了一抹更为生动的情致。自2011年起,莆田市就开始进行生态绿心保护修复工作,砌筑生态驳岸约10公里,保护并建设荔枝林150公顷,建设景观绿道18公里。此项目于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她,化水为乳,滋养着一座“古府新市”;她,以血为脉,成就了一座“文明新城”。2017年木兰溪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上榜理由如是说。
 
 
    “历经近20年接力治理,我们终于实现了习总书记当年‘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嘱托。”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在致辞中指出“这20年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方能实现绿色发展。”
 
 
    “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木兰溪的治理实践,体现了治理的智慧,更彰显了治理者的初心。木兰溪的治理仍在继续。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不仅是莆田百姓的奋斗目标,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孙娟供稿  摘选自《新西藏》)
 
 
 
值班总编:子予     责任编辑:子予
 

 87u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