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 “蓄势增力”
时间:2025-04-14 18:59:50 来源:
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拜永基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拜永基)今年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林川乡立足乡情实际,精准施策,以组织建设筑牢根基,以特色产业激活动能,以创新治理夯实底盘,多维度发力,全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rKj中国通讯社
筑牢组织建设堡垒,激活乡村振兴 "红色引擎"
林川乡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理论学习,通过“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学习,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引导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日活动等进行集体学习,今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00次,参与党员干部达 800 人次,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2个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的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并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储备人才120名,吸纳大学生到村任职7人,有效提高村两委队伍实力。广泛开展摸排,做好换届准备工作,建立“主要领导包片、包村领导联村”的责任体系,实施“一村一策”的精准化工作模式。从组织运行情况、干部工作状态、群众评价反馈、经济账目核查、矛盾隐患诊断五个维度,对各村换届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准确掌握干部们的思想动态和留任意向,做到心中有数。
rKj中国通讯社
深耕特色产业沃土,点燃乡村振兴 "发展引擎"
林川乡立足本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按照唐日台村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种植800亩高原冷凉蔬菜;峡门油坊饲坊实现提档升级,今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马家、保家、巴扎、泥麻等村整合土地资源,推进“小田”变“大田”,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基地,计划种植油菜2000亩、马铃薯 1400 亩、小麦 900 亩、蚕豆 400 亩、特色蔬菜300亩,形成抱团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乡21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高效运转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5万元。
rKj中国通讯社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夯实乡村振兴 "稳固底盘"
林川乡完善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治理网格,配齐网格员,实现网格全覆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力量,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推进法治建设,营造法治氛围。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等方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累计开展法治讲座3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份,受教育群众达 500 人次。加强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对生活垃圾、污水和村社巷道的治理力度。今年来,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66次,出动1948人次,清理了粪堆、乱堆乱放等175处,清理废弃地膜3吨,营造了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rKj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