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 资讯 > 正文
青海省互助县五峰镇:“四化”宣讲 让“一号文件”精神在农村生根开花
时间:2025-03-21 21:52:44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拜永基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拜永基)为深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五峰镇始终坚持用理论宣讲教育群众、感染群众、引导群众,在宣讲主体多元化、宣讲内容具象化、宣讲话语生活化、宣讲手段立体化等方面下功夫,杜绝“大水漫灌”搞宣讲,上“独角戏”,宣讲内容“大烩菜”,不断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切实推动“一号文件”精神理论宣讲走进千家万户。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6116199049867469458&skey=@crypt_bc886f9c_08bdcdcee0a9d5f4da815f3847b4e0ec&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tZ9中国通讯社

宣讲主体多元化 让群众“想听
五峰镇打破理论宣讲单体化模式,深入挖掘镇域老党员、土专家、田秀才、先进典型、青年干部、热心志愿者等资源,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委广场、田间地头等场所开展“一号文件”精神理论宣讲,让群众由“竖着耳朵听”转向“主动发言讲”,构建多元化、分层次、广覆盖的宣讲格局,推动“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基层“神经末梢”。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1302497637604779732&skey=@crypt_bc886f9c_08bdcdcee0a9d5f4da815f3847b4e0ec&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tZ9中国通讯社

宣讲内容具象化 让群众“爱听”
五峰镇致力于把理论宣讲“想讲的”与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制定“一号文件”精神理论宣讲“花样菜单”。依托全镇“五级网格”网格化治理模式,捕捉群众对“一号文件”的“关注点”“兴奋点”,挖掘理论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让宣讲内容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紧跟需求侧重点,把热点话题分解成生活中的具体话题。以“小切口”解剖“大问题”,以“小话题”阐释“大主题”,以“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将惠民政策落细落小落实,让“高大上”的理论冒着人间“烟火气”。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5233482590618749714&skey=@crypt_bc886f9c_08bdcdcee0a9d5f4da815f3847b4e0ec&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tZ9中国通讯社

宣讲话语生活化 让群众“易懂”
五峰镇力促打破读文件、念通稿的传统宣讲模式,大力创新话语表达,将理论精神翻译成大白话、群众话,甚至是沾着“泥土味”的乡音,让理论“贴下去”,民情“升起来”,民心“聚起来”。同时,宣讲队成员注重宣讲分众化,面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干部或基层群众,区分不同的语言、方式和方法,各有侧重,达到能互动、喜欢听、听得懂的效果。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2579535613048246856&skey=@crypt_bc886f9c_08bdcdcee0a9d5f4da815f3847b4e0ec&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tZ9中国通讯社

宣讲手段立体化 让群众“好听”
五峰镇充分运用报、网、微、端、刊等媒体平台,推出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精神专栏,利用“横幅、标语、展板、LED电子屏”等专栏载体宣传,促使理论宣讲传得开、传得广、传得久。同时,将宣讲“一号文件”精神的“课堂”搬到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群众炕头上。通过“板凳会”等宣讲形式,以“拉家常”的方式将“一号文件”精神送到党员干部群众家门口,做到在思想上充电,在精神上补钙,在工作上加油,把宣讲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tZ9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