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红柳村:沙窝窝里“诞生”的村庄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建为引领,以合作经济为依托,以新兴农产品市场发展为导向,在组织基础、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成功摘掉贫穷落后帽子,嬗变为党建引领现代农村绿色发展的“明星村”“先进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青海省乡村振兴试点村”“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红柳村是在沙窝窝里“诞生”的村庄。2008年以来,格尔木因道路延伸修建,将40户村民拆迁安置到红柳村现址。当时红柳村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滩,和周边其他村庄相比,这里土质不好,基础设施薄弱,基层组织不健全,群众生活水平低,被列为全市“后进村”。
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善说,红柳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工作理念,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泉。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支部领办+产业联建+延伸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把党支部的整治优势与实体产业优势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依托村级事务代办制,创新推行“一巷八户长”工作机制,即以村内巷道为单位,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选的方式,每5至8户推选一名群众评价好、威望较高、热心村级事务的人员担任“八户长”,每条巷道成立以“八户长”为骨干,本巷道内常住的村干部、普通党员、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及威望较高村民等群体为辅助的“一巷八户长”联保小组。依托“乡村夜话”“民情恳谈”“周末大食堂”等活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惠民政策、了解琐事难事、破解治理顽症。全村共推选出17名“八户长”,建立联保小组17个,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公布村内红黑榜单、组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修建免费就餐爱心食堂,协调解决困难问题6件。
延长产业链条,拓宽致富渠道
红柳村以“党建引领,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全体农户”模式,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成立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大头哥”商标,先后种植红黑枸杞、食用玫瑰、苗木、饲料草种、紫皮大蒜、白皮莴苣、大田蔬菜、沙葱等农产品1240余亩,建成18座无公害蔬菜基地大棚,打造出占地约3000亩的集垂钓休闲、农家餐饮、蔬果采摘、娱乐观光、农业科普、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农业园,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农业管理、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模式。
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年利润200万元,每股分红600元,解决本地就业200人。同时,建成村仁达合作社循环农业粮油加工坊,预计年收益达20万元;建成全市首家“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产品直销店,破解农民农产品“卖难”和市民“买贵”的问题;建成农家特色餐饮四合院及旅游服务中心,串成了农家乐体验、农产品采摘、农村旅游观光的旅游路线,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在格尔木市闹市区,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农贸超市,超市里合作社生产的蔬菜、瓜果、肉类、面粉等各种农产品一应俱全,红柳村村民高英秀正忙着给客户卖菜。高英秀说:“我去年就到超市上班了,每月工资3500元,每天村里的车接送上下班,我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目前红柳村的60余名村民在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在洋芋丰收期和玫瑰采摘期,合作社可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
勇担社会责任,践行初心使命
红柳村党支部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合作社为载体,在带动增收、服务社会上积极担责。一是深入推行“包、帮、联”脱贫工作模式,合作社通过“一个党员联产承包一个责任区、一名党员结对帮扶一名脱贫户、一名党员至少联系发展一名党员”的方式方法,先后结对全镇70户209困难农户,通过自筹资金、分红帮扶、签订代养协议等方式,不断提升其致富增收水平。二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合作社以身作则,主动复耕复种撂荒地1500亩,改良种植沙化地1500亩,辖区3000亩荒地和沙化地重新被利用。
下一步,该村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仁达合作社“大头哥”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党员能人带头、村民参与的队伍优势,进一步延伸放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链上的带民致富效应,继续强化班子建设、补齐设施配套、发动群众力量、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拉长拓宽产业链的深度广度,实现三产深度融合,鼓励村民积极创业干事,带动全村人民增收致富,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支部的满意度。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32c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