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话传承与创新
——西宁河湟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7月19日,西宁市举办以“黄河·河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河湟文化发展高峰论坛。西宁市副市长陈兆超出席并致辞。西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建春、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汪发茂、西宁市文联主席张国云参加。
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周存云,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常跃平,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办公厅胡旭洲,郑州市、西安市、兰州市、宝鸡市、太原市、海北州、黄南州文体旅游广电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陈兆超在致辞中说,近年来,西宁市认真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中力量打造河湟文化品牌、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部署,秉承生态似水、发展如舟理念,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凭借良好的生态本底和文化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河湟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推动和实现文旅深度交汇融合,编制西宁“黄河•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规划建设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实施西宁市沈那遗址公园、群众艺术交流中心、创建博物馆群5A级景区、明长城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持续加强河湟文化主题艺术创作,不断拓展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策划举办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文化动车——丝路情•全国行”等重大活动,让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天下黄河青海清”“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大写意”和“工笔画”中,努力实现以河湟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陈兆超表示,举办河湟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是西宁市携手沿黄各城市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河湟文化的使命担当。西宁市将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区位优势,准确把握“源头责任、干流担当”的丰富内涵,以推动打造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打造河湟文化高地,唱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发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西宁好声音”。
论坛邀请前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主讲嘉宾单霁翔、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旅游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李劲松分别以《文化的力量》《“东亚文化之都”与河湟文化传承创新》为题开展了线上主旨演讲。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程遂营、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部副主任,文学遗产与文化认同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多洛肯、青海省社科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鄂崇荣在论坛现场分别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元文化荟萃的西宁》、《河湟地区民汉文化交融的一个历史缩影—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深厚内涵》和《国家战略视野下的河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题,分享黄河·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思路理念。通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的理论分享和建言献策,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科技和决策支持,也为把河湟文化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文化“智库”奠定了基础。
参会代表表示,此次论坛为各地携手共谋黄河·河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计,全面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繁荣兴盛黄河·河湟文化提供了思路创意,奠定了基础,必将引领各地围绕优势探索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引导各地对自身优势、功能定位、发展思路等进行再梳理再聚焦,破解发展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形成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hTK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