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人见证万千气象事
——听听一位老气象人的故事
时间:2018-12-13 15:44:03 来源:
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王建芳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王建芳)20世纪50年代,正值青春年华的冯家合报考了气象干部培训班,在天府之国的锦江秀水中,经过新中国气象战线第一代教师的培养,冯家合成长为一名气象工作者,直到退休。
至今,冯家合仍清楚地记得,在入学一年后,校园里张贴了一张全国地图。他注目良久,细细琢磨,选择了地图上有一簇青稞的地方。他知道那里是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区,那里有广阔的戈壁沙漠,人烟稀少,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边远荒凉;但他知道那是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1956年,19岁的冯家合参加工作,先后在马海、大柴旦、德令哈、都兰、沱沱河等气象站工作。当年,学校任命他为副队长,带领43名学员奔赴青海。学校交给他180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那时没有大额票面,都是一元两元五元的人民币。他自己花3元钱买了个绿色的小帆布包,把钱装进去,不管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时时都把一个鼓鼓的小帆布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晚上实在太困了,他就抱着帆布包钻进火车的座位底下,但也是似睡非睡,生怕这些钱丢失或被盗。途中除火车票、汽车票、住宿等支出外,每人每天发两元钱的膳食费, 一天发一次。经过七天的长途跋涉,到青海省气象局报到时,仍结余下三百五十多元,交给财务科会计,至今,他还保存着那张收据。
“当时的青海省气象局,只有十几间平房,筹建的办公楼还没有完工,连食宿都无处安置。没办法,只好把我们安置到水利学校的食堂,打地铺,食宿都在这里。尽管条件简陋,但领导为我们举办了欢迎会,心里还是很温暖。” 冯家合告诉记者, 到青海后,他被分配到条件稍好一些的海东化隆,但同班的一位粤籍学员因身体原因,无法去严寒的远方。他便主动请示领导进行了调换,毅然奔赴800多公里外的柴达木盆地——马海气象站。没有公路,没有班车,乘坐JS卡车敞开着的大厢。路是稍加修筑的便道,坑坑洼洼,高高低低,至橡皮山要爬近60度的高坡。过河时没有桥,汽车绕道水浅些的河段冲过去。汽车开不快,第一晚住倒淌河,第二晚住大喇嘛河,第三晚住德令哈,第四晚到达大柴旦。大柴旦气象站负责筹建宿舍的许广英特意买了几个小菜款待他,但连续几天卡车的颠簸摇晃,沙尘夹着汽油的难闻气味,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劳让他恶心。在大柴旦呆了十几天,才找上一辆拉木料的卡车,把他带到了距格尔木400多公里的马海。
冯家合告诉记者,马海气象站最初只有两名江苏籍的年轻观测员,后来扩建为国家基本站,增加至10人。那时每天四次气候观测与四次天气报告观测是分别进行的,同时还有四次补充天气报告观测,另外经常有约定的每小时,甚至半小时一次的航空天气报告观测,经常有危险天气报告观测。上班时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气候观测与天气报告观测重叠时,更是手忙脚乱。
冯家合说,当时观测使用的仪器和规范都是苏联版本。温度表、湿度计、雨量筒的口沿等都保持离地面两米高,观测温湿度,要爬到百叶箱前边的梯子上。两米高的雨量筒外,装有直径一米二的铁片防风圈;上到踏梯去取雨量筒或储水瓶很费力。特别在冬季严寒时,手握着零下20-30度的玻璃温度表,甩动、调整,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冬季,观测员的手皮或手套,常常粘在雨量筒或蒸发皿上。苏氏维尔达风向风压器,架高10米多,人在木杆下仰望观测,人要随着风向的转变,绕着风向杆转,并要一直垂直注目风压板处于风力齿位置的变化,确定出两分钟内的最多风向,两分钟的平均风速。
冯家合说,那时没有一座像样的建筑,矮小土屋的平顶,晒着烧火用的驴粪。条件之艰苦,真是难以想象。“但当时的我们,坚持住了!”提起当年的情景,冯家合记忆犹新。
现在,已入耄耋之年的冯家合,身体康健,去年还应邀到当地气象站参观。“现在变化真大呀!气象站如同一个大花园,还安装了许多现代化的气象设施,工作条件真好!”,提起当时看到的情景,冯家合老人滔滔不绝。如今的测报人员技能更熟练,在办公楼内,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就可以准确地记录并报出天气情报。多个气象卫星时时收集和传递准确的气象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使天气预报和气候展望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先进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有着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这是多么值得欢呼和庆祝的事情啊。” 冯家合老人激动地说,现在,原单位每月给他发着丰厚的退休金,子女个个孝顺,生活真是幸福。
冯家合老人的气象故事,正是格尔木市百余名气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格尔木市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建设逐渐完善,建立布局合理的气象站网,气象基础设施条件及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气象人投入到现代化的气象发展工作中来。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覆盖各乡镇(街道)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全市气象信息员队伍达到了一百余人。
当前,格尔木市已建成了2部X波段天气雷达、3部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19个天气站、24个区域自动站、6个交通自动站、8个土壤水分站、2个设施农业气象站网;建成涵盖土壤酸碱度、沙丘移动、牧草长势、森林遮蔽度、河流含沙量、湖泊水位等内容的10个生态监测点,人工增雨作业由“看天气”向 “看需求”转变,有效缓解了格尔木地区工农业用水矛盾。安装了一套沙尘天气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提高了沙尘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率和提前量,完成了13个自动站北斗卫星传输系统建设任务,有效提升了有人站的数据传输备份能力和无人站数据上传的及时率。自建及利用外部门乡村气象大喇叭3个、气象电子显示屏18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3个。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接近100%,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接近90%。公众认知和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推进农林水利、国土等部门间的合作,通过国土平台信息发布系统完成短信的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格尔木地区预警发布体系。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全部实现综合观测一体化,五道梁气象站实现了无人值守,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75%提高到100%,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18个无人自动区域站网,实现了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智慧格尔木”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格尔木地区风沙(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新的气象装备保障运行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