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青稞全谷物加工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一粒小小青稞竟被18次剥离,每一道被分解的青稞原材料都能生产出相对应的产品。在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稞在这里被高效利用。
7月2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被分解剥离成18道的黄青稞粉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展柜上,如果不听介绍,很难相信这18道不同颜色的产品都属于同一种黄青稞的不同部位。
“第一道到第三道的黄青稞粉是以青稞麸皮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青稞麸皮是最好的膳食纤维补充剂,我们用这几道的黄青稞粉加上奶粉、燕麦粉、糊精、糖等制成了一种固体饮料——青稞代餐奶昔,其蛋白质、膳食纤维、钠、脂肪的含量十分丰富。”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艳告诉记者。
青稞麸皮由于口感粗糙、加工利用率低,曾在青海省很多地方被当作废料。但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改善了青稞麸皮粗糙质地和口感,使青稞麸皮变废为宝,成了可口、营养的固体饮料,大大提高了青稞麸皮的加工利用率,延长了青稞加工产业链。
“我们对青稞全谷物的加工技术、有效成分、消化特点等进行系统研究,为青稞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杜艳说,“依据青稞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我们把黄青稞剥离细分成18道产品,分别制成了青稞代餐奶昔、青稞曲奇饼干、青稞挂面、青稞糌粑、青稞茶、青稞速食面、青稞米等,实现了青稞的全谷物加工。”
据介绍,2008年,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企业技术中心—高原生物食品开发研究院,对青稞及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展深入的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并与青海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6年由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建设,并于16年年底通过省科技厅评审,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工程中心共申请国家专利35件,授权专利9件,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1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国标1项、行标及团标各1项、企业标准6项,发表专业性论文30余篇。
“近些年,我们研究开发出5大类20余种青稞系列产品,在青海新丁香粮油公司、互助县青稞产业园等单位推广应用,10余种青稞产品实现产业化。“十三五”期间,这些产品创造产值3000多万元,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其中,青稞挂面通过西部机场空港食品公司西宁分公司的认可,作为地方特色航空餐食登上了飞机,并获得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科技创新奖。工程中心2019年被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发改委等多家单位联合认定为青海省优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青海省6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排名第4。”杜艳说。
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1995年以来,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20多项。2004年3月,被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2007-2019年,连续十三年获得“青海企业50强”荣誉称号。2013年,公司荣获“青海省科技型企业”荣誉称号,并于2015、2017年顺利通过复审。2014年底,被认定为“青海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于2016、2018年顺利通过复审。2016年,公司被认定为“西宁市科技型企业”和“谷物食品研发中心”。2017年,公司被认定为“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9年评为优秀。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xXj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