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资讯 > 正文
倾情彝州 一对“父子”的扶贫接力
时间:2021-07-14 19:37:18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杨德祥    

 中国通讯社云南讯(特约记者 杨德祥)“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在电视上看到江总书记访问贵州山区贫苦村民的境况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教育。我志愿到边远山区扶贫、工作,相信自己能够承受住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考验,并决心以实实在在的扶贫行动,贡献自己对贫困县人民的一份爱心,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1999年4月,全省、全国扶贫攻坚优秀干部臧金贵,受中央金融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委派,代表中国招商银行赴云南省楚雄州定点扶贫,挂职担任永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0年4月23日,臧金贵同志从扶贫项目——招银直苴希望小学建设工地返回,突发脑溢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9岁。在他生前留下的一份总结材料中,他向党坦露了心迹: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和崇高境界的真实写照。aUm中国通讯社

 aUm中国通讯社

图片3_副本.png
 
(山吉文入户走访)
 
   臧金贵在永仁贫困县挂职为期一年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竟达7个月,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效率,走遍了永仁县所有村公所、106个村寨,访问贫困户180余户300多人次,走访了17所中小学200多户贫困学生家庭。为了开发永仁的旅游资源,臧金贵不辞辛劳,对县境内的景点逐一实地踏勘。臧金贵四处奔波呼吁,为县里希望小学工程争取到启动资金;他和其他同志一道为永仁县引资10余项800余万元;他通过调查研究后实施的“济困助学工程”,共扶持特困中小学生288名、大中专生8名。2005年,永仁县在臧金贵生前到过的最后一个地方——招银直苴希望小学建起了臧金贵纪念碑。
 
   在扶贫工作中,臧金贵听说永仁县宜就镇潘古里村委会大河波西村有两名特困孤儿,便想去村里看看这两名孤儿,认领两名孤儿的结对帮扶任务,最后毅然收养了这两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做自己的干儿子,资助他们继续学业。山吉文和弟弟山吉武就是当时臧金贵收养的干儿子。2015年山吉文接过扶贫的接力棒,在永仁一干就是6年,直至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图片2_副本.png
 
(山吉文在干爹臧金贵纪念碑前留影)
 
   臧金贵干儿子、招商银行昆明分行山吉文,因为扶贫工程走出永仁大山,进入人生新境界;又因为扶贫工作他重回永仁大山,成就人生新价值。扶贫工作让他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6年多的驻村扶贫经历,成为他人生中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他的人生因此而饱满和精彩。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辛勤汗水的付出,人民不会忘记。在扶贫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曾被派出单位评为“四好党员”、“年度优秀个人”、“年度感动人物”,多次被楚雄州、永仁县党委政府授予“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荣誉称号,获得云南省“聚焦金融扶贫 助力云岭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云南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银行业协会年度最佳社会责任管理者”、“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殊荣。他知道这些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的鼓励与鞭策。他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致力脱贫攻坚,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山吉文,1984年5月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镇潘古里村委会大河波西村一个边远贫困山区的贫困家庭,11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3岁时父亲也因意外离开了人世,原本幸福的4口之家转眼之间只剩下了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和他相依为命,兄弟俩成为孤儿,仿佛雷鸣闪电中掉队的孤雁、狂风暴雨中孤独的小草,无依无靠,这是无法选择的苦难童年。后来好心的大伯和叔叔收养了他们,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大伯和叔叔还是坚持省吃俭用继续供他们兄弟两读书,在大伯和叔叔的全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学校的关心帮助下,他艰难的念完小学升上了初中,转眼弟弟也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这时大伯和叔叔实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是他退学让弟弟去念初中,要么就是他继续念初中而弟弟只好失学回家放牛。但作为哥哥的他怎么也不忍心让弟弟失学,而自己又确实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学业,他被矛盾和痛苦缠绕着。面对艰难的选择,他什么也没有和弟弟讲,暑期放假回家,他每天拼命帮忙大伯和叔叔干活,希望能为弟弟赚点上初中的学费,但是他心里十分清楚,眼前的困难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于事无补,他深深地陷入了绝境之中。
 
图片4_副本.png
 
   “人间自有真情在”,新学期开始,就在他绝望的决定辍学回家时,一双援助之手向他们伸了过来,深圳招商银行首批扶贫干部臧金贵来到了他们这个举步维艰的家庭,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毅然决定供他们继续上学,还收他们为“干儿子”,让他们重新有个家!他和弟弟激动得泣不成声,第一次牵着干爹温暖的大手来到县城,穿上了干爹为他们买的新鞋子,一家人穿梭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永仁县城街道上,再次感到了家的依靠和温暖。在他们心里,自己不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又有了亲人、有了家。他们兄弟两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又回到了校园,一切又有了希望,他们的命运从此得到了改变。他和弟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他们是一个好学生,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回到家里他们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跟着大伯和叔叔忙前忙后。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4月23日,他们可亲可敬的干爹臧金贵因积劳成疾倒在了扶贫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他们。噩梦传来,他和弟弟欲哭无泪,他们再也看不到他那高大的身影,看不到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再也牵不到他那温暖的大手。当他们赶到县城时,干爹静静的躺在那儿,他真的离开了,带着自己未完的事业,带着对永仁百姓的深深眷恋,带着对永仁县贫困儿童的关爱离开了。干爹走了,但他的每一滴血都撒在了永仁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上,他的每一份爱都留给了永仁县的贫困儿童,他高尚的灵魂,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永仁县人民的爱却永远留在了永仁。招商银行第一批扶贫干部倒下了,但招商银行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永仁的支援。一批批新的扶贫干部相继奔赴永仁,秉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永仁这片贫瘠的地方注入新的血液。二十二年风雨兼程,一座座招银希望小学拔地而起,一个个村落夜晚亮起了电灯,无数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援,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招商银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博大的爱带到了永仁。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很多人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招商银行的全体职工纷纷慷慨解囊,为永仁县的失学儿童献上他们的爱心和希望。或许物质的援助是有限的,但精神的援助却是无限的,永恒的。他们的干爹虽然离开了,但他对哥俩的爱却一直延续着。当他和弟弟再度陷入绝望时,干妈一家并没有放下对他们的关爱。他们的干妈没有任何收入并且一直被病痛困扰着,她自己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尽管如此,她毅然担起了抚养他们哥俩的重担,把更多的关心和爱给了他们。同时在干爹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的爱的感召下,他们哥俩得到了更多来自招商银行、各级党委政府、各学校和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注和帮助。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2004年9月山吉文顺利进入云南民族大学的校门,2006年5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弟弟山吉武也于2005年9月考入楚雄师院,现在广南县曙光乡初级中学校教书。
 
图片5_副本.png
 
   2008年山吉文大学毕业加入招商银行,成为昆明分行的一名员工。弟弟也相继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老老实实去做人、踏踏实实去干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以报答所有关心帮助过他的人的恩情。在银行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的岗位是一名普通储蓄柜员,主要从事的是一线工作,尽管工作性质有些单纯和枯燥,但他从不抱怨,从不叫苦叫累,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坐柜6年,他热情服务客户、耐心带领新同事,认真做好单位业务“传、帮、带”工作,每年单位组织为贫困地区的捐赠活动,他都会第一时间积极参与、从不错过,默默践行着社会责任。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超强部署,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各地脱贫攻坚战役纷纷打响。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主动申请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担任贫困村维的村第一书记,再次回到久别16年的故乡,把招商银行博大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带进贫困地区、带进大山深处。
 
   山吉文2015年9月初到维的乡,当时全乡7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多数村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80%群众居住在低矮陈旧的土木房屋里,半数群众没有喝上自来水,产业发展参差不齐,管理较为粗放,农产品品质极低,农民年收入不高,人均年收入才四、五千元。贫困面较大,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高达16.02%。如今维的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5户2075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摘帽,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全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7个村委会全部通硬化路;所有群众住上了安全稳固的住房,喝上了卫生干净的自来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兴旺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23元。全乡产业规模化发展,建成了板栗、石榴、桃子、樱桃等连片示范基地,并形成了坝区、山区不同的产业分布格局,专业产业村组日益凸显,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图片6_副本.png
 
   他重点扶贫的永仁县维的乡维的村,地处永仁县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辖内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526户2042人,其中:彝族1817人,占总人口数的89%。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8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18.8%。海拔1476—1800米之间,年平均日照2842小时,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3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850毫米。气侯特点春季暖和干旱、夏季少雨、秋潮湿润、冬无严寒,属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全村耕地面积2828亩,林地26070亩,经济林果8029亩,主要种植烤烟、板栗、蚕桑、石榴、油橄榄、核桃、冬桃等作物,主要养殖有黑山羊、生猪、黄牛等,农民收入以烤烟、板栗、蚕桑种植和黑山羊、生猪养殖为主,201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7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72元。维的村于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至2019年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为零,村民小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顺利通过了省级第三方考核评估和国家抽查。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6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80元。
 
   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驻村期间,他能吃苦耐劳、求真务实,始终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主动融入群众,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结朋友,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维,带领全村群众攻坚克难,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助力脱贫攻坚。主要体现于:一是抓实班子、带好队伍、筑牢党建阵地。建强基层组织是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只有建立一个能倾情为民服务的村党总支,一个村的发展才有保障。从驻村第一天起他就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积极为村里物色好觉悟高、有能力、能干事的人才,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契机,对原工作不力的部分支部书记、总支委员、小组长等进行调整更换,并从长远考虑,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壮大组织力量。同时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和管理,不断吸收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务工返村青年农民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入党,强化“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议,带领农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党的富民强村政策,鼓励带动党员积极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脱贫致富。二是俯下身子,深入调研、扎实走访贫困群众。驻村以来,他在身份、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他迅速转变角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他不忘驻村使命,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脱下西装革履的工作服,换上更接地气的农民装,深入村组走村入户,克服贫困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困难,到老党员、老支书家虚心请教,征询意见。到群众代表、致富能手家学习取经,听取建议;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了解贫困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贫根”。通过深入调研、扎实走访,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吃透村情民情,认真做好走访工作记录,为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协调资金强基础。驻村后,他坚持以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为主要工作任务,以群众长期得实惠为宗旨,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针对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他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道路硬化、抽水站建设、沟渠修复等项目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针对村民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知识基础较弱问题,他主动与派出单位汇报,积极争取捐建图书文化室、捐赠电脑、书籍供村民阅读学习,并利用图书文化室开展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开展“自强、诚信、感党恩”教育,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文化知识、提升素质、转变等靠要的陈旧思想认识;针对村民技能水平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科技推广滞后,种植养殖技术落后问题,他积极联系专家和教授给村民开展培训作指导,购买科技进农家光碟等供村民观看,同时带领村民外出学习参观,开拓村民视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兴家致富;针对村民小组文化室桌椅板凳紧缺的问题,他第一时间向派出单位汇报,立即争取桌椅解决群众开会、党员开会没有桌子写字、没有地方坐的问题,改善了村民小组文化室环境氛围。四是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发展产业促增收。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个好的产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基础,村子里要是没产业,群众致富没门路,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就是空谈。”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他充分利用挂点单位的优势,积极争取小额扶贫贷款发放给贫困户,同时组织动员单位帮扶干部自筹帮扶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帮忙贫困户度过难关;针对经济林果管理不善、品质低劣的问题,他就主动上网查找经济林果提质增效的科学技术,请教“土专家”,同时争取资金请林业部门作指导建设示范基地,积极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动了全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针对村民农副产品滞销问题,他积极组织单位员工利用国庆中秋之机,大量采购村民的农副产品,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同时积极协助上级单位与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推行“互联网+扶贫”模式,共同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5年来为村民销售农副产品上千吨,实现村民销售收入上百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村民农副产品销售难、销路窄的问题,为驻村群众后续销售农副产品打通了销路,搭建了平台。五是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和动力保证,是确保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到达维的村驻村后,他发现村里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增收难度较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鉴于这一现状,他结合当地的地理区位、林地资源、交通运输等实际情况,多次向派出单位汇报,申请项目和资金帮忙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他坚持努力下,由单位捐资先后为村里建起了冷冻厂、加工厂,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单一、资金薄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也解决部分村民就地务工的问题,增加村民务工收入。
 
图片1_副本.png
 
   山吉文深知,驻村扶贫工作饱含了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这是一个艰巨任务,更是一项光荣使命。通过6年多来的驻村实践,他有许多的体会和感悟。作为驻村扶贫干部,一是要眼勤。眼睛是观察了解事物的第一道窗口。驻村干部入村组入户时,要认真查看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认真调查致贫原因,摸清群众缺什么、要什么。二是要耳勤。人与人很重要的一个交流途径就在于倾听。在走访中,要学会倾听,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了解村情民意,摸清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三是要腿勤。走村串户是贴近百姓了解实情的重要环节。作为驻村干部,不能只驻村而不入户,要主动迈开双脚,让自己的脚板亲自跨进农户家的门槛,切实融入农村大家庭的生活当中,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为开展驻村扶贫创造好的群众基础。四是要手勤。亲自动手去做是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最好实践。作为驻村干部,不能只动嘴而不动手,要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到驻村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五是要脑勤。善于思考归纳才能得出工作中的规律和有用的经验。驻村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善于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为驻村建言献策;六是要嘴勤。语言的交流最具沟通效果。驻村工作要常开口,主动与党员干部及群众交心谈心,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发展良策,问致富门路;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村民代表,问社情民意;及时掌握驻村的基本情况并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山吉文已经回到招商银行昆明分行工作。他深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又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继续关心关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并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