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居全国首位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4月1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西宁海关专场新闻发布会。西宁海关副关长肖宇就今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情况作介绍。

今年以来,青海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实现规模增长,量质齐升。据海关统计,一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18.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7.8%,增速居全国首位,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5亿元,增长2.1倍;进口2.3亿元,下降50.3%;贸易顺差14.2亿元。主要呈现以下6个方面特点:一是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活跃度高,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民营企业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为推动青海省外贸稳量提质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一季度,青海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31家,其中民营企业12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6.3亿元,增长1.8倍,占青海省外贸总值的86.3%,占比较去年增加27.6个百分点,拉动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03.3个百分点,成为引领青海省外贸持续向好最活跃的主体。二是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今年以来,青海省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一季度共与11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增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瓜多尔、巴拿马、爱沙尼亚、喀麦隆等11个贸易伙伴,新增贸易伙伴进出口值6628万元,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三是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主动力,绿色贸易新优势逐步显现。作为新兴绿色产品,锂电池凭借使用寿命长、能量转换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青海省锂电池生产企业不断优化技术路线,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深受海外客户认可。一季度,青海省锂电池出口6.3亿元,增长69.2倍,占青海省出口总值的38%,增速居全国第一。四是“双冷”出口产业初具规模,高原“冷资源”加速释放“热效应”。青海省大力推动冷水鱼、冷凉蔬菜万吨级“双冷”出口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以“物流强链、通道拓市、政策护航”为核心,不断将高原“冷资源”优势转化为全球“热产业”竞争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发挥海关经认证经营者(AEO)政策作用,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冷”产品出海动能强劲。五是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部分原材料进口增幅较大。青海省坚持将高原特色产品“走出去”与“全球优质资源”引进来相结合,为消费品市场注入强劲动能。一季度,青海省消费品进口1亿元,增长54.5%,其中,肉类进口6354.2万元,增长40.7%;食用水产品进口2482.9万元,增长1.3倍。六是6个市州外贸增长强劲,海关工作服务站促外贸成效显现。一季度,青海省共6个市州开展外贸业务,其中,西宁市进出口15亿元,增长80.4%;海南州进出口1.3亿元,增长1.7倍;海西州进出口1.2亿元,增长1.7倍;海东市进出口1.3亿元,增长78.4%;海北州进出口444.1万元,增长14.6倍;玉树州进出口350.7万元,增长24.5%。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XZ6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