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19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报道
去年南博会期间,呈贡信息产业园与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打造昆明科技创新协同中心(知商谷),从涵盖智能硬件、VR/AR等领域的专家资源,到涵盖高校等仪器设备的实验室资源,再到包含工业设计等的创意图库,让昆明的企业享受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经过1年的建设发展,目前,该中心共有企业43家。
类似这样的科技合作项目,近年来不断增多。借助南博会、商洽会等交流合作平台,昆明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日益频繁。“昆明有技术,南亚东南亚国家有资源和市场。昆明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更多科技合作,进而实现技术转移输出,推动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把“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云南省“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云南省“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高度融合建设,加快对外科技脚步。
技术合作为经济发展添效能
近两年来,云南西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南集团”)每年近57亿元的销售额中,越南市场占比超过30%。
西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饲料研发与产销,种畜禽育种与养殖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该集团董秘赵才宽介绍,一路走来,科研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1993年起,该公司就在简陋的化验室里检测指标,尝试使用缅甸鱼干、土霉素渣等非常规原料,并在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系专家的指导下,逐步建设标准化实验室。
2005年,调研了解到越南对饲料有较大需求后,企业整合国内人财物力,建立和完善饲料研发、团队建设、技术服务等“七大体系”,形成“西南模式”。靠技术、管理、资金等输出,建立了集团在海外的第一个饲料公司:越南金星饲料有限公司。至2019年,该集团已在越南建立6家公司,产值达16.7亿人民币,被认定为中国—越南饲料生产科技示范园。此外,集团在2016年、2018年分别在泰国、缅甸投资发展,成立了中泰西南沃浦疫病防控中心和缅甸金西南集团饲料有限公司。目前,西南集团已成为省内唯一走出国门的农牧企业。
赵才宽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云南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多年合作,两地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文交流、文化融合,还是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增强了企业加大国际化投资的信心。
把目光投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还有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14年11月,该公司启动了对外合作项目:云南超级软米杂交稻在印度尼西亚的示范与推广。其中,在印度尼西亚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了当地原有栽培方式。并建立杂交稻软米加工技术体系和生产基地,示范推广超级软米杂交稻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建立3个千亩以上示范园区,从而形成优质云南软米国际知名品牌,提高软米杂交稻的附加值。
健全服务体系让企业站稳脚跟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昆明市有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4个,对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云南一主要经营出口日化洗护用品的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发展良好。去年,由于注册商标专用权仅在商标注册国享受法律保护,非注册国没有保护的义务,该企业商标在老挝被抢注,丧失了在该地的经营权。了解情况后,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昆明)中心依托国外律师事务所,积极完善了该企业海外商标抢注监控、防范和应对措施,帮助其获取继续销售权,让企业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随着本地走出去企业数量增加,类似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帮助企业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发展。以2017年12月成立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昆明)中心为例,1年多来,作为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性服务平台,中心除了提供科技服务外,还以互联、互通、共享为目标,先后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机构和组织达成战略合作,与50家服务机构、院所、高校签约,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协作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联系日趋紧密,中心计划2020年至2025年取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显著成效,有望组织企业赴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交流与洽谈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援外知识产权培训,打造以昆明为核心、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知识产权贸易圈。
立足科技服务,去年12月揭牌的“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也是昆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完成后,随着“甲骨文”等全球知名企业的入驻,及建行科技银行等一批服务机构提供优质配套服务,该中心将成为具有昆明科技创新特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平台。
值班总编:牧歌 责任编辑:南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