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10月11日为国际女童日。今年的女童日主题是“赋予女孩权利:在危机发展前,在危机进行时,以及后危机时代”。关于如何从文化与制度的角度赋权女性和女童权益的讨论从未停止,回顾关于童婚的旧文一篇,希望能带给你思考和启迪。
其实,我国早婚、童婚现状广泛存在却又常被忽视,这与国家一直以来提倡的“晚婚晚育”政策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是极不相称的。2000年以来,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并未提及童婚,各省响应的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中,也鲜有提及早婚早育问题。早婚和童婚被遮蔽和不被提及,成为无数女童不被看见的伤痛。
13岁的秀秀刚上6年级便辍学了,在闺房中端坐着等她的新郎。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
早婚问题只发生在老少边穷地区吗?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及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20周岁、女18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然而,如同新闻中的广西小情侣一样,许多未达法定婚龄的青少年会因种种原因,早早地开始与配偶进入“婚姻”,其中一些会在到法定年龄后再领结婚证。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童婚多是发生在欠发达国家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然而,事实表明,在中国大陆的很多地方,包括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童婚早婚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18岁的小花在陪她2岁的女儿玩耍。她还有个1岁的儿子。小花和丈夫初一相恋,恋爱两年后辍学结婚。
据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15-19岁女性结婚(事实婚姻)率为2.1%,15-19岁男性结婚率为0.6%。令人很难想象的是,在上海、浙江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省份,早婚比例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四个经济发达地区的少女生育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童婚率依然很高,因为童婚现象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和传统文化习俗紧密相关的,许多早婚案例又和辍学打工、留守、早孕等现象紧密相连。不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不与时俱进的文化观念,同时调动多个部门共同协作综合治理,是不能彻底解决童婚问题的。
造成早婚童婚的原因有哪些?
早婚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当前教育体系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青少年在成长中全面性教育的缺失、性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都可能成为青春期恋情继而发生性行为甚至怀孕的诱因,而这些又是早婚的最大推手。同时,留守、流动、单亲等问题导致的缺少关爱也会使面临相关问题的青少年更期待通过恋爱和组建家庭来重新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出于父系制家庭的利益,性别歧视和传统生育观念成为导致强迫性早婚童婚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性别歧视与男孩偏好,导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在这种背景下,同时养育了男孩和女孩的家庭为了保证给男孩积累更多的“彩礼”,会选择强迫家中的女孩早早出嫁,既节约了养育女儿的成本,又可以保证男孩有更宽裕的时间来寻找配偶。
在农村,有“男人20岁结不了婚就是‘老伙子’了,姑娘就那么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的说法。而由此导致的妇女儿童被拐卖、性暴力和犯罪事件增多,加上农村的土地财产制度对女性极大不公,使农村更难以留住青少女,越来越多的女性出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想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会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生活。
童婚问题对女童和男童的影响一样吗?
童婚早婚对女童的影响远远大于男童。这不仅体现在影响人数的多少,更在于童婚本身可能给青少年发展的带来的巨大阻碍,无论是在短期,还是终身后果上。
图为圭地马拉一位15岁的母亲。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调查,在圭地马拉20-24岁的女性中间,有百分之30都是在18岁之前结婚,少女怀孕在那里成为普遍现象。
童婚使女孩更加频繁地生育,而青春期怀孕会增加并发症的可能。对于那些被迫和更年长伴侣一起生活的女童,她们丧失了协商安全性行为的权利,并难以获得相关的健康避孕资讯。
对于这些“少女妈妈”来说,过早地承担家庭责任和育儿重担可能导致她们和社会脱离,处于和社群脱离的孤立境地。从长远来看,她们因生活重心的转移而更难以完成学业,失去受教育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这一切,又使她们失去谋生的能力和勇气,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无法自立和贫困的死循环。童婚和早婚的受害者还更容易遭遇家庭暴力,其中包括性虐待和婚内强奸。
如何干预早婚和童婚的发生?
(((0)))
调查发现,尽可能地延长女童受教育时间,将女童留在校园,使她们接受包括文化知识、法律权益常识、性教育知识、安全常识和社会生活技能在内的全面培训,是降低童婚率的最有效方法。
动员女童持续地接受教育,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女童成长中发挥的作用。相信现在家庭性教育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是巨大的考验,家长甚至老师都难以说出口的性教育使孩子成为缺乏全面性教育的受害者。建立良好的充满信任的性教育氛围,从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全面的性教育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对于已经早婚的女童,提供充分的性和生殖健康培训,让她们在可及范围内能够获取充分的信息服务,让她们了解除了早孕以外自己尚有其他选择。
早婚问题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严重,因此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是建立有效的综合社会治理体系。早婚、留守儿童性侵等问题,都属于对儿童暴力的具体形式,要依靠建立完备的儿童保护制度,以及落实相关工作的责任部门来解决。民政部门应加大对困境女童的帮助和支持,避免她们因此陷入因人口拐卖、强迫婚姻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童婚。
从教育部门的角度来说,应将儿童权利、社会性别与性别平等、自我认同等内容加入到现有的性教育体系之内。同时配备一定的生活情感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恋情以及如何和其他人进行情感沟通,让更多的孩子充分认识安全性行为、早孕,以及为何时发生第一次性行为做决定的相关知识。更进一步的,可以在教育中加入金融理财相关课程章节,增强青少年自我管理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学校更要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赋权女童,帮助女孩们了解、发掘自己的能力,让她们知道,自己的未来充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