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保积来 通讯员 李素智 严久芳)近年来,为实现跨越发展、“借船出海”的目标,青海省祁连县打破常规、主动出击,创造性地实施“飞地经济”,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四大“飞地经济”成效显著,为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大力实施“飞地工业”。由于受城市发展空间限制,建设用地趋紧,技术、人才紧缺等因素的制约,造成部分工业项目难以落地,为有效扭转困境,祁连县另辟蹊径、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飞地工业”模式。目前,投资5.5亿元的鸿福公司碳化硅半导体项目已成功落户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第一批蛇纹岩板材研制成功,已完成投资3.6亿元,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项目税收、固定资产等要素实现了与南川工业园区的5:5分成和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并积极承接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转移,鼓励相关的产业“飞出去”,让需要的产业“飞进来”,把“飞地经济”做大盘活。
大力实施“飞地牧草”。祁连县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农牧互补、草畜联动”的思路不动摇,使“草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县域内扩大种植饲草的同时,借助河西走廊的气候优势,积极引导有需求的农牧民在甘肃省民乐县、门源等地采取“租赁、承包、订单、联营”等形式,实施“飞地牧草”战略,目前“飞地牧草”规模近3万亩,实现了两地资源优势互补。
大力实施“飞地蔬菜”。“飞地蔬菜”建设依托祁连县绿地农牧业公司在甘肃省租赁的土地3860亩建成“飞地蔬菜”基地,并在县内投资4008万元在冰沟工业园区建成农副产品保鲜中心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飞地蔬菜”供应模式,并将逐步辐射全州。
大力实施“飞地教育”。从2012年开始祁连县积极寻求“飞地教育”模式,先后向重庆、山东威海输送高中生41名。2013年祁连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由江苏南京景枫投资公司出资1650万元,在南京市江宁中学专门设立了祁连民族高中班,选送118名初中生接受优质教育。2015年又选送33名高中生分别在山东聊城、滨州就读。“飞地教育”模式不仅使我县师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发达地区的良好教育和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