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题:一面国旗与三代人的守望——记西藏林芝市西日卡村的“红色”传承
新华社记者 罗布次仁、李键、田金文
在西藏林芝市西日卡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沓折叠工整的旧国旗。
61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西日卡村冉冉升起,开启了一个村庄和一面国旗不可割舍的情怀。从此,升国旗成为这个雪域山村不变的传统。
鲜艳的国旗,印记着西日卡村农奴翻身解放的岁月,见证着边陲村庄日新月异的变迁。
环抱在雪山中的林芝市西日卡村(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国旗上的“翻身史”
3月28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西日卡村民身着节日盛装,齐声高唱国歌,隆重纪念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日卡村每逢节日升国旗唱国歌的传统,61年来从未间断。
林芝市西日卡村村民代表在村委会小广场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这场特殊的升国旗仪式,让77岁的仁增思绪万千。与众多农奴出身的孩子一样,仁增8岁开始在西日卡庄园服差役,饱尝封建农奴社会的辛酸。
“那时我们挤住在牛棚,一无所有。农奴主每天只给一小碗糌粑,歉收年景,常常只有很稀的面疙瘩粥。”仁增含泪回忆,“每次吃饭,母亲总会把碗里仅有的三四个面疙瘩给我,而自己喝汤充饥。”
旧西藏,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
林芝市西日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措(右)和母亲白玛拉姆及儿子次旺班旦展开一面国旗(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1959年3月,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人民解放军在广大农奴的支持下,迅速平定叛乱,雪域高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广大农奴开始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西日卡村自此迎来新生。仁增和20多个农奴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牲畜、房屋等生产资料,翻身解放的人们跳起锅庄,彻夜未眠。
解放军与翻身农奴同吃、同住、同劳动,打井修渠,解决群众饮水和农田灌溉,开荒辟地,兴建梯田。每逢节庆还同唱国歌,举行升国旗仪式,从此西日卡村与五星红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解放军撤离西日卡村,但“唱国歌、升国旗”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西日卡村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大风天气多、雨雪频繁,国旗一两个月就会磨损。在物质贫乏年代,村里干部群众往往徒步近百里,买来红布、黄绸,捻羊毛线,缝制国旗。
“我们热爱国旗,敬仰国旗。”62岁的索朗帕加入党42年,对国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无论是村里集体劳动,还是边境巡逻,每当看到国旗飘扬,我们心中总是激情满怀。”
这是林芝市西日卡村宽敞的道路(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西日卡村位于林芝市朗县金东乡,地处边境,家家升国旗,户户珍藏着换下的旧国旗。“现在生活变好了,换国旗的频次也增加了,老百姓希望国旗一直保持鲜艳的状态。”现任民兵队长旦增尼玛家,仅近两年换下的国旗就有40多面。
一次次升起的国旗,寄托着边陲百姓的家国情怀。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的消息传到西日卡,80多位村民自发用藏语、汉语在“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横幅上签下名字或按下手印,用最纯朴的方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守卫国土的信心。
林芝市西日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措(左)和母亲白玛拉姆及儿子次旺班旦在整理珍藏的国旗(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三代人的国旗情
每逢西日卡村升旗仪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措总是提早到来,并庄重地站在最前排。凝视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升起,这位49岁的藏族汉子总是不由地想起他的外公扎西。
扎西是西日卡庄园第一个认识解放军的农奴,那时人们习惯称他“康巴扎西”。20世纪40年代,由于不堪残酷压迫,他携妻从藏东康区流浪到西日卡,沦为“朗生”(家奴)。
1959年3月,解放军到西日卡平息叛乱,不愿看到民主改革的农奴主散播谣言“红汉人来吃人了”,32名不明真相的农奴逃走。正在田间劳动的扎西,遇到追剿叛匪的解放军。当时,担任解放军翻译的布迪也是一名康巴(藏东)人,扎西通过这位老乡获知解放军是帮助穷苦人的部队,了解到西藏的形势和未来,勇敢地与解放军站在了一起。
扎西随同解放军行走两天两夜,劝说被蒙骗的群众,但他的话令很多人难以置信。扎西毅然咬破手指发誓:“我用天和地发誓,共产党特别好,一定要相信他们。”
平叛结束,解放军撤离西日卡,临走时特意送给扎西一匹白马。受尽苦难的西日卡农奴目送解放军,期待着民主改革的早日到来。
1960年3月,西日卡村全面实行民主改革。扎西一家分得了11亩耕地、6头牛、5只羊和两间房屋,他当选为西日卡村农民协会委员。从此,他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巡逻边境,被大家尊称为“委员扎西”,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父亲特别喜欢升国旗的场面。解放军撤离前,将一面手缝国旗交给他,嘱咐他要把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延续下去。”扎西的女儿、今年72岁的白玛拉姆说。
扎西在1962年边境冲突中支援前线时眼部受伤,晚年失明,但他总要家人搀扶着坚持参加升旗仪式。他说:“听到国旗在风中飘扬的声音,我就心潮澎湃!”1997年,扎西临终前还再三嘱咐白玛拉姆和她的丈夫益西加措:“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你们要坚持升旗,热爱祖国!”
在扎西老人的感召下,白玛拉姆和益西加措坚持升国旗。益西加措幼时从藏东昌都左贡县乞讨到西日卡村,民主改革后成了一名护路工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昔日闻名藏东的西日卡庄园(左)和今日西日卡村居民楼(右)(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作为红旗下成长的第一代人,有了文化的益西加措,时常给儿子加措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故事,家中还收藏了不少马列经典著作。
在白玛拉姆2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加措抱来一个木匣,捧出一面国旗。这是一家人在20世纪80年代手工缝制的,长度大约有2米,宽度约1.5米,边角残缺。红色底布缝有黄色布料的五角星,线头有些凌乱,但清晰可见。
由于年代久远,扎西的日记本、手缝国旗以及当年与解放军往来的书信未能保存下来。然而,一家三代的国旗情缘仍在延续。加措时常教育儿女:“我们一家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跟着共产党走、在祖国大家庭中才有的。”
新房里,炉火烧得正旺,加措正在观摩儿子次旺班旦买来的可手摇升挂国旗。窗外,农家屋顶升起的国旗在风中飘扬。加措说:“我们地处边疆,一定守好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林芝市西日卡村,大学生曲珍(左)辅导小学生次仁拉姆(中)和扎西卓玛朗诵课文(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国旗下的小康路
环抱在雪山中的西日卡村,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宽敞的水泥路通向每户农家。昔日闻名藏东的西日卡庄园,如今残破不堪,没了往日的气派,“淹没”在错落有致的新房中。
新房的主人,正是民主改革前的农奴及他们的后代。这样的变化,获益于国家在西藏推行的边境小康村建设。建房费用大部分由国家承担,村民只需自备石头和木料等。
边境小康村建设让西日卡村换了“新颜”:民房改造率、通水通电率、广播电视覆盖率、移动网络覆盖率均达100%,村排水系统基本完善,路灯基本覆盖全村,村级卫生室、幼儿园也已建成投用。
69岁的其加,2016年搬进新房。女儿次仁在村里开了一家电子商务综合超市,她的丈夫外出打工,2019年家庭收入超过10万元。
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的西日卡村风光旖旎、草场宽阔,牧业旅游业发展具有优势。村里去年投资50万元引进42头良种牦牛和25头良种犏牛,组建起集体养殖合作社;同时启动生态旅游项目,以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在林芝市西日卡村,刚刚在邻居家做完功课的小学生次仁拉姆(中)、扎西卓玛和妈妈一起回家(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国旗飘飘,党旗猎猎。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西日卡村发挥传承多年的优良传统,持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48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群众,以强有力的组织优势,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26岁的罗布扎西,2015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后,和姐夫合资购买了一台二手挖掘机,借着219国道修建和边境小康村建设等项目,年收入超过30万元。去年,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带领12户贫困群众增收近20万元,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
得益于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的草场、林地、边民等多种补贴,2017年西日卡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近1900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现在国家的各项福利政策这么好,唯一可惜的就是年龄越来越大了,享受不了几年好日子了。”采访中,仁增和白玛拉姆笑着对记者说。
3月底的林芝,杨柳吐绿,桃花盛开。坐在车上回望西日卡,这座藏在深山里的边陲小山村,国旗飘扬,在阳光照射下,如诗如画。(参与记者侯捷、张汝锋、旦增尼玛曲珠)
值班总编:牧歌
值班副总编:王承泽
责任编辑:南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