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四川讯 www.cnatv.com.cn/(特约记者 邓建、通讯员 严路)四月的川南,细雨初歇,群山环绕,乐山北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民爆工序施工正紧张有序推进。离项目300公里外的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民爆工程中心信息化指挥室、民爆物品管理站里,巨幅电子屏上,红蓝数据点此起彼伏——这里是民爆工序的“智慧中枢”。从车辆轨迹到井口监测,从下药视频监测到民爆物品流向,实时跳动的数字编织成一张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智慧网络,精准指挥着项目民爆工序每个作业环节。
智链协同:项目运行的“智慧引擎”
“车辆和人员需在24小时内完成跨区调配!”4月初,公山庙三维项目接近尾声,乐山北三维项目即将采集。中心技术室同施工队伍实时“云端”联动指挥,指挥中心多平台多维度的协同监控有力保障了串行施工模式下的转运安全效率。
民爆物品运输车辆管控成为关键,指挥中心通过危货车辆主动安全防控系统平台,为每辆运输车划定“电子围栏”,实时监测车速、路线偏移。次日,首批下药人员已在工区到位,中心大屏上代表人员、设备就位的光点渐次亮起。通过智能化调度实现了“人、车、物”的无缝对接,项目衔接效率提升了15%。
智控隐患:风险防控的“安全哨”
4月10日,川南突降倒春寒,乐山北三维项目工区连续两日降雨。指挥中心“井口报警信息监控”平台突然发出预警:5004线2309井的井口倾斜超标。值班员通过平台立即发出指令:“立即派巡井组前往处置!”。巡井组1班携带工具迅速抵达现场,经实地勘查确认,井口周边因雨水冲刷导致碎石松动。从接令到恢复井口,整个处置流程仅用时26分钟。
“这报警器不仅是‘千里眼’,更是‘安全哨’。”巡井班长陈西感概。数据显示,这套智能监测体系全覆盖井位,通过实时传感、实时监控大幅提高“事前预警”准确率。
智驱效能:效率跃升的“加速器”
“更快捷、更精准、更高效。”简道云平台让繁琐的现场管理变得触手可及的指尖操作。针对废哑炮处置难题,团队搭建专项管理模块:处置人员通过手机端录入哑炮位置、原因、处理进度等信息,系统自动校验数据格式,实时生成统计分析看板,过去需要人工汇总的日报,现在秒级生成,数据准确率达100%。
“现在员工争上安全积分榜,争当安全之星。”民爆工序联队队长尹午阳介绍到。通过智能化地震队系统与HSE履职检查与任务管理系统联动,将安全操作转化为可量化的“安全积分”机制,激发了一线员工主动排查隐患的积极性。以智能化地震队为主导的这套数字化工具还延伸至巡井、清线等环节,巡井作业时,系统智能提示潜在风险;清线作业时,GPS定位与电子台账实时同步。
目前,民爆工程中心已构建“7+2”数字化平台体系(车辆运行监控平台、危货车辆主动安全防控平台、涉爆作业视频远程检查平台、民爆物品信息化监控平台、井口报警信息监控平台、HSE履职检查与任务管理平台、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同时搭载简道云平台实现“云端指挥+智能识别”的全流程管控,构建连接现场与管理的高效纽带,成为提高民爆工序作业效率的“王牌利器”。
“智慧中枢将成为融入每道工序的‘第二肌肉记忆’。”中心经理唐涛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目光坚定。随着平台持续优化,这套“数字奇兵”正为民爆铁军注入更强劲的“智造”动能,在巴山蜀水间勾勒出以“智”为笔、以“安”为墨的勘探新图景。
截至4月13日,乐山北三维项目井炮采集已突破万炮,以智为驱,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体系的效能正随着每一声炮响不断释放,这也是民爆工序探索“智慧勘探”的生动演绎。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