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青海省格尔木市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时间:2017-01-26 07:49:20 来源:
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王建芳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王建芳)“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和政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如何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格尔木市扭住精准治穷根,瞄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全力攻坚,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278户809名贫困人口年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可达到4000元以上,贫困人口全部脱零。
“摸穷底,拔穷根,兴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格尔木市抓住这一根本,以精准为靶向,坚持精准识别不落一人,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精准发力,打出了脱贫攻坚的“组合拳”,举全市之力向贫困“亮剑”……
按照省州统一识别标准和操作流程进行摸底后,格尔木市精准识别,探索研究出了“六个不准”识别方法,严格遵循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查、城区复核、政府审定、报纸媒体和农网公示程序,2015年底核准精准扶贫对象278户814名(目前809人,去世5人),逐村逐户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并全部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扶贫工作动态管理。
针对贫困对象、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三大要素,精准调查,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归纳出“三因”(因学、因病、因残)、“四缺”(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土地)、“一不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致贫原因,摸清产业、就业、就学、就医、危房改造等8个方面脱贫意愿,梳理道路、饮水、用电等10个方面需求,找准了扶贫工作着力点。
贫困户家有耕地,需要搞种植的,我们就提供苗子、技术、肥料;家里有闲置人口需要就业的,就根据相关企业需求对他们开展培训,进企业就业……“尊重群众的意愿,群众需要啥,就帮他们干啥。”按照中央和省州市的扶持政策要求,格尔木市对贫困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把规划、目标转化为一件件群众期待、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扭住根本治穷根。
“2016年,对有意愿继续参加职业教育的7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对120名贫困人员进行林业管护技能培训,35名贫困人员接受驾驶技能、电焊工培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的道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使全市278户80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成立双组长制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扶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理办法》,市、区、乡、村四级层层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40名驻村干部入驻16个贫困村,31名联村帮扶责任领导、140家联村帮户单位及2197名党员干部联点帮扶,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落实精准扶贫行业部门职责,齐心协力,花大力气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等民生难题;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对贫困村贫困户措施到位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
结合当地贫困现状和村域实际,集中资源集聚要素,构建了“1+7+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即1个实施方案,7个行动计划,10个专项方案),整合行业和社会扶贫资金1、5亿元,实施了互助资金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等7大精准扶贫项目,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35人,短期技能培训155人,全市278户口809名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覆盖,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元,实现了贫困户清零、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今年是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之年,也是格尔木市向在全州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把持续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硬任务,坚持导向不偏、政策不变、重心不移、力度不减,不断创新扶贫举措,加快补齐致贫短板,集中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源,全面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确保小康道路上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vey中国通讯社
vey中国通讯社
vey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