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聚焦 > 正文
青海省乌兰县:金秋藜麦飘香
时间:2017-11-12 18:18:59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王建芳 王震鹏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王建芳 王震鹏)金秋时节的乌兰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阳光的照耀下,红绿黄粉、五彩斑斓的藜麦,与蓝天白云勾画出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村民们乐呵呵地忙碌着,收割脱粒、色选、清洗去皂……一箱箱包装完好的藜麦发往全国各地。
动力电 产业发展有保障
乌兰县供电公司根据藜麦产业发展情况增加或优化电力设施,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我们检查用电设备,解决生产用电难题,服务迅速及时!”10月30日,青海省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朝斌说。
乌兰县是青海藜麦、枸杞的重要生产基地,农作物播种面积达8.76万亩。作为乌兰县农产品的“新贵”,藜麦因其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2013年首次引进到乌兰县试种,经过4年的发展,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1万亩,并建成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的加工厂,初步形成藜麦种植、加工及销售的产业链条。
乌兰地区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光照足,气候与藜麦原产地相近,有利于藜麦蛋白质积累,是优质藜麦的适宜种植区。”乌兰县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藜麦的试种成功,对于海西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良盐碱土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乌兰县大力发展柴达木枸杞、藜麦等特色产业,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资,推广使用蓄水、滴灌、渗灌等节水、保水新技术,引进中心支轴式喷灌机32台,新增灌溉机井20眼。
为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求,乌兰县供电公司紧密结合农网工程建设和三项动力电入村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大农村配网建设力度,确保动力电全覆盖,动力电运行平稳。
这几年,电越来越稳了,藜麦种植、生产规模随着电网的优化不断升级,辐射带动农户3000余户创业增收,总产值超过1亿元。”青海省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朝斌说,“我们公司引进了世界领先的藜麦加工设备,每小时藜麦加工能力2.5吨,基本满足3万亩种植面积,多亏了电力配套设施跟得上。”
可靠电 村民用电更方便
以前村里的电压低,用电高峰期,25千瓦的喷灌根本带不起来,农田灌溉需要倒时间差。”乌兰县柯柯镇东沙沟村村民霍伟说,“现在好了,村里通上了动力电,一台喷灌机24小时内的浇灌量相当于8毫米降水,同时还实现了水、肥、农药喷洒同步进行,每亩节约开支16.6元。”
为服务好农业生产,国网海西乌兰供电公司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基础数据,走村入户了解农业生产用电需求,逐线、逐村排查农村机井分布情况,核实新建或需改造供电设施的机井数量、具体位置,以农网改造升级为契机,加快推进机井通电工程建设。为农业致富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电程序,24小时办理用电业务,随时接待用电咨询、故障报修等业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可靠用电。
在充足电力的支撑下,我们规划2年内在海西境内种植藜麦3万亩,建设1座年产能力1.5万吨秸秆饲料加工厂,将乌兰县打造成为青海省藜麦繁育种植加工基地,逐步形成藜麦育种、种植、加工、皂苷萃取、秸秆利用等健康优化的产业链,带动全州藜麦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黄朝斌说。
为加快建设坚强农村电网,保障农村居民安全可靠用电,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发放便民联系卡,指导农户正确使用电灌设施。全面排查农村配网线路、配电变压器、机井及附属供电设施,准确掌握设备状况,建立健全相应台账,重点解决线路过载、配变重载和过载等问题。并结合农业生产负荷特点,认真做好负荷预测工作,精心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安排停电时间及检修计划,减少农村灌溉线路停电时间。
微风一吹,成片的藜麦缓缓扭动纤腰,舞出优美的金秋田园风。夕阳下,在柴达木盆地前景喜人、美丽妖娆的藜麦,将成为海西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5EA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