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李义霞 蔡廷威)“雪融春暖清明时,一花一树寄哀思”长久以来,祭祀扫墓一直是清明时节怀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方式。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焚香、烧纸等祭祀活动潜藏的火灾隐患。随着气温回升、春耕生产活动频繁,加之春季多风,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缅怀祭奠重在于“心”,寄托哀思、继承遗志、表达情愫的方式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契合,献一束鲜花,写一篇祭文……同样能够表达对先辈的追思之情。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居民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节俭祭扫、安全祭扫,共筑春季防火线。
在手工制作环节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认真地裁剪、折叠、粘贴,小手忙碌而又专注。不一会儿,一朵朵形态各异的手工花便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每一朵花都饱含着孩子们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与敬意。这是我今天做的花,我要把这朵花送给太爷爷和太奶奶,告诉他们我很想他们。互助县城南幼儿园大四班幼儿王承颢说。
小朋友们捧着自己制作的手工花,眼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孩子们纷纷表示,希望能用自己亲手做的花,为逝去的亲人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明、环保的种子。通过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能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文明祭祀的观念,并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一个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环境。互助县城南幼儿园园长秦得月说。
来到互助县彩虹小学教育集团育才校区六年级二班,一场以“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为主题的班会正在进行。班会上,老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同时,通过播放火灾警示片和讲解真实案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祭扫方式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可能带来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火灾场景和因祭扫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文明祭扫的重要性。我们要用鲜花代替纸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还要向家人和邻居宣传文明祭扫知识,共同摒弃陋习,为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互助县彩虹小学教育集团育才校区六年级二班学生王瑞说。
一张张文明祭扫手抄报,一份份文明祭扫倡议书让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懂得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在新时代更加值得提倡与推崇。 教育从来不是一座孤岛。通过"小手拉大手",我们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祭祀到绿色追思的转变,二是从学校倡导到社会共建的转变,三是从文化传承到公民素养提升的转变。看到孩子们用稚嫩的肩膀担起文明传播的责任,我们深感教育的力量,他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改变社会的星星之火。文明祭扫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清明为窗,弘扬孝亲敬老、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的美德,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互助县彩虹小学教育集团育才校区副校长李建芳说。
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互助县各学校以“小手拉大手”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祭扫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孩子的视角向家庭传递绿色祭扫理念,这种“反向教育”让家庭祭扫更显温情与文明。眼下,鲜花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菊花作为祭祀的传统花卉,销售异常火爆,成为市场的绝对主角,同时也折射出文明祭祀理念正深入人心。记者走进互助县多家花店看到,黄色和白色菊花被摆在了店铺最显眼的位置,有的呈散装供顾客自行挑选,有的则被精心搭配包装成花束、花篮。近期菊花订单明显增多,预订菊花的电话就没断过,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几百枝,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互助县花仙子花艺工作坊负责人史长梅说。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文明祭祀观念的普及,鲜花祭祀正逐渐取代传统祭祀方式,成为清明节的主流。菊花作为寄托哀思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在这个清明时节,绽放出别样的温情与文明之光。现在大家都提倡文明祭扫,烧纸钱既污染环境又有火灾隐患,用鲜花表达思念更合适,我每年清明都会来买菊花。互助县县城居民王敬存说。
据了解,在价格方面单枝菊花的售价多在3元至5元之间,搭配其它素色鲜切花的花束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虽然临近清明,菊花需求大增,但由于供货渠道稳定,今年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上涨。虽然这几天菊花销量猛增,但进货价和去年差不多,所以零售价格也没怎么变,我们还是希望能让大家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祭扫鲜花。互助县千寻鲜花店负责人段荣琴说。
推进移风易俗,人人都是参与者。随着文明祭祀理念的不断推广,鲜花祭祀逐渐成为清明节的主流方式,我县也通过多种渠道倡导大家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陋习,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绿色环保方式,既缅怀了故人,又保护了环境。
清明节日益临近,祭祀、春耕等活动叠加,加之春季风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森林防火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期。走进互助县南门峡林场,他们正在细化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岗到人,任务分工明确后,护林员们带着灭火装备,穿梭在重点区域进行巡逻防控,构建起“人防+技防”的严密防控体系,以实际行动守护森林的安宁。
现在天气回暖了,天气比较干燥,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防火进入了关键时期,林场的工作人员开着宣传车到巷子里给我们宣传,同时也发放宣传资料,我的家也住在林区里,更要增强防火意识,也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不要带火种进入林区,清明节也要文明祭祀,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互助县南门峡镇老虎沟村村民王统玉说。
南门峡林场现有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68万亩,林场在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力度,在林区入口、重点路段设置防火检查站,增派护林员和巡逻队,对进山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同时,加大对违规用火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烧荒、野炊、林地内吸烟等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并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火情监测能力,安装高清摄像头对林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对林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响应。
清明将至,气温回暖,大风天气多,祭祀用火大幅增加,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我场在重点防火区域入口处设置检查点,安排专人值守,严禁携带火种入山;加大了巡护力度,增加了巡护频次,做到了发现隐惠及时排除;通过小喇叭、宣传车、发放宣传册、开展“鲜花換烧纸”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政策法规,倡导文明祭祀;不断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强化队伍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应急队伍随时待命,物资装备齐全可用,全力确保清明期间南门峡林区森林资源的安全。互助县南门峡林场副场长吴威泰说。
森林防火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守护者。 森林火灾不仅威胁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清明时节,让我们共同遵守防火规定,以文明祭祀的方式缅怀故人,携手共筑春季防火 “安全网” ,守护绿水青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dqf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