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城东区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有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目标,服务各族居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领会“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重要意义,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石榴籽家园”品牌和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持续发力,各民族守望相助、和睦共进的共居大家园全面深化、共学大课堂深入人心、共事大平台初步呈现、共乐大舞台精彩纷呈,各民族亲如一家、凝聚力不断增强。
DWq中国通讯社
党建统领,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坚持和区委中心工作高度融合,制发制定印发《城东区石榴籽家园全覆盖行动实施方案》《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实施方案》,明晰工作任务、细化创建责任。坚持压实责任,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加强业务指导,开展督促检查、互观互检等活动,为全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实现路径。
DWq中国通讯社
教育引领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开设“石榴籽大讲堂”,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民族工作能力。培养“红石榴”宣讲员,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宣讲,使学典型、当典型成为各族群众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等工程,激发各族群众参与石榴籽家园建设的热情,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DWq中国通讯社
文化牵领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有效整合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60场次,惠及各族群众6.5万人次。开展社火展演19场,惠及各族群众18.3万人,全面展现东区民族融合特色。依托传统节日,各社区举办群众性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富有特色的实践教育。组建引进邦金梅朵舞蹈队等社会团体,不断丰富辖区各族群众精神生活。集中打造石榴籽红色驿站等群众活动平台,坚定辖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念。
DWq中国通讯社
服务提领,提升便民惠民质效
优化基层民族治理体系,成立推广“石榴籽邻里互助会”,开展各类活动293次,帮助解决各民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9项。实施“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2024年全年,共受理12345案件24331件,响应率100%、解决率98.66%、满意率96.16%,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加强和改善民生,打造“东城·共富工坊”平台,推动工艺传承、价值展现、文化弘扬、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全区产品线累计实现营业额近100万元,劳务线累计带动1310名低收入群体实现就业。扎实落实就业养老等各类惠民政策,提供养老服务38.53万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4862人次,切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DWq中国通讯社
治理挈领,构建互嵌共治格局
始终坚持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作为城市社会管理最基层的细胞,作为党和政府向基层工作触角的延伸,融入社区治理,优化调整网格479个,配置539名专兼职网格员,打造各社区“书记接诊室”等议事平台,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共治模式,总结形成东兴社区从日常环节入手的“家园建设”做法、慈幼社区基层治理“红管家”治理工作模式等治理经验,不断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DWq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