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书画 > 书画 > 书画资讯 > 正文
平淡之趣 尽在杨鲸葡萄作品
时间:2019-07-23 12:38:58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张耀辉    
    杨鲸 女、字慧行,1963年生于云南省个旧市、中国国画院一级画师,云南长城书画院外联主任,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副主任,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世界奇绝文化云南负责人。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jpg
 
 
    杨鲸家住在昆明城南部外的半岛花园,仅从这点分析,“跳离”喧嚣都市感的昆明南亚小区,就可看出杨鲸其实是一位擅长闹中取静而与众不同的艺术家.绘画,于杨鲸老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磨练,而更多的是对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毕竟笔墨不是拼命,也不是苦行僧,只是通过这种不断和自己真诚交流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安宁,然而创作一幅作品和一批作品的形成甚至一生的艺术创作活动,都无不是艺术家在自然而然的艺术创作中根据自身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逐步适应中来确定一个符合于自己的方式进行和完成的。走进杨鲸老师的艺术世界,唯美细腻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1.jpg
 
 
    又因杨鲸老师身为女画家,性柔如水,所以下笔构线,又融入女性的柔和之美,中和了宫廷画笔过重的庄肃凝华,派生出柔和灵动之气;所以说杨鲸老师画葡萄,既有凝华气派,又有融美姿态;葡萄在她的笔下显然更具自然生态,富而不骄,贵而不傲,凝而不滞,曳而不浮。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3.jpg
 
 
    从细节看,杨鲸老师画葡萄,是在不断重复或者在一个静止的现象中寻觅自身质底的脱变,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笔下,葡萄画作既得其形,更传其神,画面用笔清新而略有古意,用墨虚实结合,十分独到,就线条而言,更注重质感和形态,既继承传统笔墨又通融中西技法,采用彩色变化和透视与光影的特殊联系以此来表现葡萄的真实感和质感,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立体效果,再浓淡墨色画叶,以行笔勾勒叶脉,使具有西画效果的葡萄与国画的枝叶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形神兼备,霜粉可触,飞鸟可啄”,更显得别具一格,强烈的画面色彩,凝重而意味深远,蕴含着回归自然得情怀 ,笔墨之间更彰显了她对绘画技术的通达与厚重,方寸之间将葡萄的生机盎然展现得淋漓精致。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2.jpg
 
 
    细观杨鲸老师笔下的葡萄,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工笔精细逼真和写意技巧的结合,笔下葡萄如珠如玉,晶莹剔透,特点突出,极具整体感,观来清新爽朗,赏心悦目,色彩统一又富有变化,自然中流动着韵律,营造出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之象,给人油然而生的收获喜悦,不仅满足了人们审美之追求,更满足了人们多子多福的和谐追求。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5.jpg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4.jpg
 
    学术经纶,皆由心起,欣赏杨鲸老师的画作,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简约,用简约的形式去显示生命的丰富和人生的复杂,李白曾有“古来万事贵天生”的感叹,我相信任何人生来都带有异乎寻常的灵性,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得乎心,应于手,画之妙道,就是写性情,写涵养,古人论画:“近观其质,远观其势。”没有局部的质,画就缺乏可观性,没有画中的势,画就没有了灵性。杨鲸老师的画追求在有限的空间里孕育大自然的万千气象,可谓尺幅画小而见天地之大。这也是杨鲸老师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带来的人生境界的综合体验。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6.jpg
 
 
 
    杨鲸于画,因痴迷于画葡萄,故在圈内有葡萄杨之誉,其涂鸦不怠,耽于丹青,倾心毫素之精神,故能于豪厘间画出笔尖上的甜蜜分享给大家。
 
微信图片_201907231242497.jpg
 
 
 
值班总编:牧歌  值班副总编:王承泽  责任编辑:陌非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