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云南讯(特约记者 杨德祥 通讯员 高伟茗)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结合城市绿化现状,坚持“康养胜境、宜居楚雄”的城市发展定位,以“绿美城市”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构建滇中城市群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功能、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并成功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D29中国通讯社
D29中国通讯社
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
在城市建设中,楚雄市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以现状为基点,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构建乔、灌、草相互搭配的园林绿化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打造多元共生、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稳妥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
结合楚雄特色,科学编制规划,精心设计布局实施方案,着力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综合品质与服务效能,着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护水平和质量,塑造具有楚雄特色的“绿美城市”风貌,构建城市绿化美化空间大格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分类展开、分步推进,沿重要交通走廊、生态廊道、绿道、旅游景点周边、重点发展村组先行开展。
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资源,突出乡土性、多样性、功能性、经济性,推动乡土植物培育、种植、应用推广及销售的“绿美+”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发展森林康养、民俗旅游等新业态,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良性循环。
坚持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工作模式,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11个市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绿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齐抓、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绿美建设新格局。
“点、线、面”合理布局
楚雄市秉承“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围绕“一江三河、三湖五园”的景观格局,新建改造城市公园9个,打造花果山、灵秀湖等50余个街头园林精品。从“点、线、面”出发,合理布局增量公园,结合现状公园服务能力评估及规划用地条件等,科学合理划分公园类型、增加公园数量、覆盖服务盲区、完善公园服务能力,城市绿地率达3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平方米。
以龙川江、青龙河、灵秀河绿道为一级网格,打造“一江三河”滨河景观带66公里,新增绿地366.44万平方米;以市政道路作为二级网络进行延伸,建成茶花大道、阳光大道等城市绿道35.42公里,新建健康步道和自行车道等绿道慢行系统271公里,平均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1.02公里,城市一级、二级绿道相互呼应、互为整体的绿道网格体系初具雏形,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景随步换的城市绿道格局基本形成。
严把新建住宅小区审核关,建立新建住宅小区绿化、美化、量化标准,绿地率不低于30%,植物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特性,常绿落叶比例合理,常绿乔木占乔木数量的70%以上,乡土树种占所选用树种总量的60%以上。实施“公共机构拆围透绿”行动,具备条件的办公区域打开围栏、拆除围墙,将绿美与市民共享,将“绿美单位”列入年度考核指标,逐年开展园林单位(小区)申报创建工作,目前申报创建成功园林小区、单位377家。
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绿化美化活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居民墙体、屋顶、阳台等立体绿化美化,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坚持集中连片改造的方式,通过“拆墙透绿”“打开大门”和增绿、增花、增水、亮化、美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本隔断小区、广场等串联成互通、开放的绿色空间,实现围院通透式绿化与道路绿地相互融合,已成功创建东兴社区和中大街社区2个绿色社区。
开门可见“绿” 出门可健身
楚雄市青龙河东岸滨水绿化工程项目,由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楚雄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该项目以生态性、自然性、亲水性、休闲性为建设导向,围绕鹿园、清香园、茶花园3个主题公园,打造“一江三河”特色景观长廊,体现不同地段的城市形态。项目联通老城区与东南新城,建成后可辐射整个中心城区,是市民开门见“绿”、出门健身的城市滨河景观绿地。
其中,鹿园已于2020年4月完工,建成绿地面积9.2万平方米、健康步道1.3公里。青龙河东岸(阳光大道至彝海南路)滨水绿化项目规划,围绕楚雄市“市树”和“市花”打造两个特色园区——清香园和茶花园。清香园占地255.8亩,乔木主要以“市树”清香木为主,配以高大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打造五层空间绿化景观,充分展现“市树”清香木的形态美;茶花园占地198.6亩,植物上层空间配置高大乔木,树种以云南乡土树种为主,提供茶花适宜的生长环境,目的是将楚雄市自然生长的茶花落地到中心城区,提供春节观花的景观游览绿地。同时,辅以健身绿道、滨河步道、运动健身场地、配套公共厕所、智慧书吧、生态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栽种红叶石楠、八月桂、北美彩叶海棠香樟、红枫、三角枫等适宜楚雄当地栽种的树种合计约6500余株。楚雄市青龙河滨水绿化工程项目实施后,将更加彰显未来、现代、生态、民族的新兴城区景观特征,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推动河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投资环境改善、城市品位提升,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以及建设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平安城市、“康养胜境、宜居楚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街一景”打造“公园城市”
为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楚雄市建立市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绿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将“绿美城市”建设纳入全市“八比八拼”考核范围,细化时间表、任务表、项目表,抓实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加强“绿美城市”“绿美社区”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扎实推动“绿美城市”建设工作。加大城乡绿化美化土地供应,城市腾退土地优先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合理安排城乡绿化美化用地。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建设规划设计、苗木培育、施工养护、林草科技等方面人才培养培训,建设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创建,形成百花齐放的绿化格局。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探索拓宽资金渠道,解决资金难题,保障公园体系、绿道网格、绿美社区、街道建设一体推进。
为统筹推进公园体系建设,高品质建设一批城市公园,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的普惠性和均衡性,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提升改造已建成的彝海、龙江等城市公园、游园等29个,补“短”提质;新建青龙河滨河公园二期、蔡家冲湿地公园等4个绿美公园,延绿展美;新建口袋公园、小游园90个,增绿添美。至2024年,新增绿地面积40.49万平方米,同步配建公共卫生间,公厕设置每平方公里大于6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以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赏的公园城市。
着力完善二级网络体系,新建茶花大道、阳光大道、彝海南路等绿道等共40.87公里。至2024年,绿道总长度达48公里、林荫路道路达83.9公里,林荫路覆盖率达70%以上、绿地率达4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1.2公里以上,打造各具特色的绿道网络体系。
以主城区29个社区为重点,通过采取拆墙透绿、空闲增绿、拆违共绿等方式,打造互通、共享、开发的绿色空间,打造“绿美社区”示范项目8个,3年共建成29个风貌突出、绿美宜居、舒适健康的绿美小区(单位)。
按照“一街一景”原则,对市政道路进行创新美化、对绿地进行品质提升、对城市家具进行一体化设计、对建筑立面进行立体绿化或立面美化建设,保护好传统街区、古建筑,打造建筑韵美、环境优美、生活恬美的绿美街区、街道。至2024年,创建绿美街区48个、绿美街道48个,创建绿美街区示范项目8个、绿美街道示范项目8个,形成新的城市亮点,打造具有楚雄特质的品牌IP。
接续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城市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精细治理,城市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达90%以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大于等于90%;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大于35%,主城区回收网点覆盖率达100%;新建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清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以及清扫保洁作业、管理、执法、宣传“四位一体”的综合保洁管理制度,主次干道每日保洁时长大于16小时,街巷路面每日保洁时长大于12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大于80%,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绿化美化活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庭院造绿、阳台垂绿、屋顶披绿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城市绿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工作经验、先进典型、特色亮点,在有关职能部门的统筹下,及时曝光各类负面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值班总编:郇咏 责任编辑:万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