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投资 > 正文
“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黄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4-01-29 12:27:58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1月2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黄南州专场新闻发布会。青海省黄南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万营就黄南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作发布。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1448179563707063921&skey=@crypt_bc886f9c_0b27a7b350d245af6367815dcee8b94d&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2023年,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面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促发展,担当实干抓落实,有力巩固了经济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黄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优势巩固提升
iyv中国通讯社

在青海省率先颁布施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条例,创新实行河湖长、林草长“两长合一”制度。圆满完成坎布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实地考察评估,泽曲湿地被确定为国家重要湿地,高效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转办件办理工作。投入资金19.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项目40余项,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面收官,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45.4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9.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9.8%,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蕴持续厚植。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iyv中国通讯社

黄南州总财力达到133.5亿元,同比增长18.3%,创历史新高,黄南州入选青海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地区。全年实施各类项目488项,西成铁路、同赛高速、尖共公路、麦什扎黄河大桥、扎毛水库和浪加水库灌渠、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州综合客运枢纽站等一大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天然气入州、郭麻日大桥、州科技馆、州体育场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黄南正式进入天然气利用新时代,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iyv中国通讯社

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294名助企联络员“一对一”帮扶重点企业全覆盖,解决企业诉求142项,帮助企业融资4.3亿元,拖欠企业账款和国企债务全面化解。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建筑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培育规上限上企业各5户、中小微企业16户,创新型企业实现“破零”,新设立市场主体3025户,总量达到2.48万户,同仁市荣获“全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市”荣誉称号。推出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助企促消费活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0%,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产业培育步伐加快
iyv中国通讯社

绿色农牧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泽库现代产业园区入选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取得“双认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销售总价值达到18亿元以上,输出地先行示范州创建工作考核名列青海省第一。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完成清洁能源项目投资30.7亿元,李家峡水电站扩机工程建成投产,同仁、尖扎100万千瓦“牧光储”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黄南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9万千瓦。文化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新增A级景区6家、总量达到2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县)创建实现全覆盖,旅游总收入达到24.9亿元,增长91.3%。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iyv中国通讯社

投入资金27.6亿元实施城镇风貌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提升、城区道路罩面等项目177项,征迁老旧建筑5万余平米,同仁、尖扎主城区实现天然气集中供热,河南县集中供热“煤改电”实现全覆盖,一大批停车场、过街天桥、高标准公厕建成投用,州市共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启动。整合乡村振兴试点村、高原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7.65亿元,整村推进乡村建设46个村,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24个、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1镇4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展现出共融共美新面貌。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iyv中国通讯社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十大类2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办结,“三保”底线持续兜牢。落实财政衔接资金7.2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38项,成功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日秀玛”模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以上,实现“三个高于”目标新增城镇就业1459人,天津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黄南籍高校毕业生30名,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19万人次。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94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盘活运营和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机构15家,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5745户。
 
         值班总编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iyv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论坛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